長回原來的樣子,可你問問在場的,誰能等你三年,還是說,你我之爭,要三年之后再決勝負?”
鬼郎中本已打定主意要從那嬰兒的手上截取一臂,可聞聽此言,頓時又低下了頭,重新陷入了沉思之中,正就在這時,李輕塵忽然福至心靈一般,脫口而出道“不瞞前輩,我覺醒的天賜武命,名為涅,這斷肢之傷于我而言,本算不得什么,只可惜我因逆練絕學,失去了原本的天賜武命,可若是前輩有法子能將我體內的天賜武命之力重新激發(fā),我想我自己便能長出斷掉的手臂!”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一是驚訝于他口中所言的天賜武命,試想這涅之力,本為神獸鳳凰的天生神通,是只應存在于神話之中的霸道神通,他區(qū)區(qū)一個凡人,又怎配擁有這般厲害的天賜武命呢,其二,則是驚訝于他小小年紀,竟已將一部絕學給完全吃透,并能逆練成功,這又該是擁有多高的武道天賦才能做到?
就看此人先前的戰(zhàn)斗,便可推敲出他所修絕學最起碼也得是玄品頂尖,而這還是保守地說,應當說有很大概率乃是地品神功,不然他憑什么能和人榜第二的真武殿少主打個平分秋色,又憑什么能一拳打得兩位三品武人,一位四品武人倒退而回呢,能將這等品秩的絕學逆練成功,在場之人都自認絕無這份本事。
果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呀!
不說別人,就連汴州鎮(zhèn)武司的眾人再看向李輕塵的眼神中也不由得多了幾分別樣的心思,畢竟似這樣的少年英才,若能招致麾下,未來或許就是一位二品武夫,乃至于一品大宗師呀,他們豈能放過?
一旁的沈劍心也一下明白了過來,趕緊出言幫腔道“是了,沈某可替李兄證明,先前在大洛武道會上,李兄的確曾受過斷臂之傷,但不過半天,便恢復如初,想
來長出殘肢,也不是什么難事。”
鬼郎中聞言,頓時了然。
“原來如此,只要能將你體內原本的天賜武命之力激發(fā),那這一局,便算是我贏了,畢竟其他人的手再好,卻也比不上自己原本的手,對吧。”
李輕塵當即點頭道“正是如此。”
話音一落,這下子倒輪到鬼郎中覺得有些棘手了。
他可不是什么手無縛雞之力的普通醫(yī)師,而是一位二品正心境的小宗師,似這等修為,在整個中原江湖都不會超過五十人,故而他遠比在場這些廢物們更清楚這多少人求而不得的天賜武命到底是個什么玩意兒。
所謂大道三千,正是這種種截然不同的力量匯聚在一起,方才衍化出了世間萬物,并主宰了一切事物的運行,讓整個宇宙都在規(guī)則之內運轉,不出紕漏。
太陽東升西落,水寒而成冰,聚土以成山,這些都是“道”的具體體現(xiàn),是不可違逆的規(guī)則,而擁有天賜武命的武人,便是掌握了其中某種規(guī)則的人,再說簡單一些,這天賜武命之力,其實就是天地大道的自然顯化,是天地法則在武人身上的具體體現(xiàn),是上天給予人的部分權柄。
嬰兒還在母胎之中的時候,得天道垂青,伴隨道種而生,可這先天之力往往太過微小,就好比一顆種子需要雨水的滋潤,陽光的普照一樣,它需要時間來成長,故而絕大多數人都是在許多年后才會突然覺醒,這也是為何都說覺醒天賜武命越早的武人,天賦就越強,未來的成就往往越高,究其原因,就是看誰先天能從老天那得到更多而已。
這也是為什么就連普通人偶爾也可擁有一些不可思議的能力,譬如預知,譬如千里耳,千里眼,佛家稱其為“報通”,其實都是一回事,只是因為普通人沒有如武人一樣常年累月地修行,無法給予這顆種子足夠的滋養(yǎng),所以可能到死的那一天都無法覺醒自己的本領,只能隨著道種一起重歸天地。
偶爾也有人短暫地爆發(fā)了一下,驟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