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佩?;蛟S這便是看透人生后的一種境界吧。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帝天情開口說道:“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變幻,才能無意。
如今的人大多覺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負。大家很是納悶,為什么社會在不斷進步,而人的負荷卻更重,精神越發(fā)空虛,思想異常浮躁?!?
紫曦接著說道:“的確,社會在不斷前進,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會的一個缺點就是造成人與自然的日益分離,人類以犧牲自然為代價,其結(jié)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無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禮法與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
金錢的誘惑、權(quán)力的紛爭、宦海的沉浮讓人殫心竭慮。是非、成敗、得失讓人或喜、或悲、或驚、或詫、或憂、或懼,一旦所欲難以實現(xiàn),一旦所想難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會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帝天情接著說道:“失落是一種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現(xiàn)象來調(diào)節(jié);失意是一種心理傾斜,是失落的情緒化與深刻化;失志則是一種心理失敗,是徹底的頹廢,是失落、失意的終極表現(xiàn)。
而要克服這種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寥寥數(shù)語,卻深刻道出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yīng)有的態(tài)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一個看庭前三字,大有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春夏與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則又顯示了放大眼光,不與他人一般見識的博大情懷;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
而此時夭夭也是開口說道:“寵辱不驚,去留無意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十分困難。我輩雖有修為在身,卻俱是凡夫俗子,紅塵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動,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憂不懼、不喜不悲呢?
否則也不會有那么的人窮盡一生追名逐利,更不會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
帝天情點點頭說道:“這關(guān)鍵是一個你如何對待與處理的問題。
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生存價值,由來功名輸勛烈,心中無私天地寬。
若心中無過多的私欲,又怎會患得患失呢?
其次,認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憂,不要過分在意得失,不要過分看重成敗,不要過分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
只要自己努力過,只要自己曾經(jīng)奮斗過,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評說又算得了什么呢?
有些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達風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寧靜平和的心境寫出那灑脫飄逸的詩篇。
這正可謂真正的寵辱不驚、去留無意。而我以為將這一精神發(fā)揮到極致的是大唐立的一塊無字碑,千秋功過,留與后人評說。一字不著,盡得風流。這正是另一種豁達,另一種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只有做到了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方能心態(tài)平和,恬然自得,方能達觀進取,笑看人生。
生亦欣然、死亦無憾?;溥€開,水流不斷。我兮何有,誰歟安息。明月清風,不勞牽掛。這正充分體現(xiàn)了一種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達觀、崇高的精神境界。
一句話,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是真英雄自灑脫,是真名士自風流!
三人一番交談道盡了最為本質(zhì),最為至高的人生境界。
一個小屋里,只有一張床。紫曦和夭夭自然一起睡床,而帝天情盤膝坐到了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