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國家強大昌盛呢?但很明顯,與黎明社的最終決戰,是教會輸了。
教會讓他們失望了。
對此,克勞倫也沒有啟用事先準備好的計劃去挽回教會的聲譽。
沒必要。
因為這樣做會將教會和自由城再次拉到對立面上。
在蘇牧當初以一己之力攔下“美杜莎”的時候,克勞倫就想通了。
老德克曾經有句話說的沒錯。
“每個種族都有敗類,每個種族也都有英雄,藍星人是如此,異族人亦是如此。”
三百年前的秩序之戰,錯的其實不是種族,而是人心。
一個國家由誰來帶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國家的安,和這個國家的未來。
雖然現在的自由城已經不屬于瑪拉教會了,但從長遠來看,這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能研發出“小女孩”那樣的超級武器,黎明社的潛力是不可忽視的,克勞倫不用猜都知道,那群小家伙手里必定還掌握著其他文明的核心科技技術。
他們需要一個平臺去發展,而不應該偷偷摸摸的縮在某個異世界內搞實驗。
所以克勞倫選擇了成。
自從心里關于異族人的想法改變之后,克勞倫對黎明社的容忍度也提高了不少。
當然,這一切都得建立在自由城信守《和平條約》的前提之下。
如果黎明社讓自由城的居民受了不該受的苦,那他該打的仗,還是要打。
“教皇閣下,我認為這點你完不用擔心。”希爾佩斯神色凝重地說道,“我們真正該擔心的,是那群小家伙對自由城的公民太好,會讓我們的公民眼紅。”
這位軍研部的上將先生,最擅長的便是透過外表看清一件事情的本質,這讓他想到了一種很臟很臟的可能性。
老實說,希爾佩斯個人是比較偏向于蘇妍請來的那個托說的話。
黎明社手里不僅有“小女孩”,還有魔神機甲,甚至他的人還打聽到一些內部消息,說是自由城的超科技實驗室前幾天啟動了一個新項目,是關于速度方面的,好像叫什么“曲率引擎”,能夠讓物體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動……
相比起這種只存在于理論中的黑科技,技能領悟藥劑什么的,那都是小兒科了。
希爾佩斯相信黎明社這次所謂的“測試”能夠成功。
據線報,自由城最近這段時間,許多大動作都放緩了進程。
比如改造海螺果號。
又比如市區擴張。
再比如各個城市里的領事館。
已然不復當初財大氣粗的模樣。
這一切都在給希爾佩斯傳遞著一個信號。
黎明社手里的資金快要用完了。
這次的新產品,應該就是那群小家伙賺錢的手段。
可仔細一想,這事不僅是賺錢那么簡單。
還能收買人心。
自由城如今建立還沒多久,民心未定,黎明社完可以利用這次的新產品,來提升自由城公民心中的國家榮譽感。
只需要做一件很簡單的事。
上面三種新產品,對本國公民一律以成本價出售,分文不賺。
說是分文不賺,可實際上除了黎明社自己,誰又知道成本到底是多少呢?
希爾佩斯還就怕那群小家伙真的分文不賺。
能領悟指定技能的藥劑,少說也得賣個100萬一支吧?
要是給自由城的公民打個對折,那他們的公民還不饞瘋嘍?
到時候,怕不是會多出一群換了自由城國籍,卻生活在瑪拉教會地盤上的“僑人”。
這完是公開搶人的節奏啊!
“不至于。”克勞倫擺了擺手,“那群小家伙的心應該沒那么臟。”
連教皇大人都覺得心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