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兩個時辰,京城無人不知張大人心狠心辣,將彈劾他的御史郭大人下詔獄,看郭大人形容凄慘,想來兇多吉少,活不了啦。
彈劾過張寧有準備后事的,有擔憂得整晚睡不著的,也有捶胸頓足,追悔不及的。正寫奏章準備彈劾的則扔掉毛筆,點亮火折子把草稿燒了。
有些人不怕死,但怕死得慘不堪言;有些人則只是跟風,湊湊熱鬧。最重要一點是,大家跟張寧沒有仇,只是覺得他太年輕,不堪擔此重任,可誰也沒想到這位只有十五歲的毛頭小子竟然動作十分迅速,馬上行動,把倒霉蛋郭有道整得生不如死。
或許下一個就輪到自己了。
太可怕了。
也有極少數不怕死,也不怕生不如死的御史,還想繼續彈劾到皇帝收回成命為止。可惜奏章還沒寫好,就被妻子勸住了。你不怕死可以,先把我們母子安置好再去死。
看著妻兒了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再硬的心腸也軟了,只好把寫了一半的奏章撕了,扔進廢紙簍。
…………
距離乾清宮不遠的一個偏靜小院里,肥胖的曹吉祥聽完匯報完后,臉色十分難看,待小太監離開,他來回踱了好一會兒,喃喃自語“竟然將郭有道下詔獄,他怎么敢!”
張寧太年輕,不知道御史的可怕。他惹了馬蜂窩了,不要說他,就是遠在大同的張勇,只怕副總兵的官職也保不住。
曹吉祥笑了起來,自言自語道“憑他也想和我斗?呵呵。”
東廠和錦衣衛一向明爭暗斗。以前為向皇帝爭寵,沒少互使絆子,最近兩年才和平共處,原因很簡單,這兩個特務機構的實際掌舵人是王振。自己哪會跟自己過不去?
現在王振死了,東廠廠公和錦衣衛指揮使之位空缺,曹吉祥等了好幾天,沒想到等來張寧成為指揮使的詔書。
皇帝好象遺忘了他。
幸好朝臣們極力反對,曹吉祥樂呵呵地看張寧的笑話,就接到張寧將郭有道下詔獄的消息。他想不通張寧哪來的底氣,不過以他的經驗,文官,特別是御史,十分難對付,看來張寧很快就要滾蛋了。
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只管看好戲就是。
…………
朱祁鎮發現,今天送上來的奏章沒有一封彈劾張寧的,就像這件事從沒有發生過一樣。
他以為還有奏章沒送過來,一問賈小四,才知全在這兒,不由奇怪極了。
太皇太后病后不能再聽政,王振已死,死人是沒辦法代替皇帝批紅的,朱祁鎮只好親自處理政務。沒想到剛接手,便遇到朝臣們彈劾張寧的事。
他頭痛幾天了,突然耳根子清靜,一時很不習慣。
張寧進宮時,他好奇道“卿是怎么做到的?”
這手腕,了不起啊。
張寧微微一笑,道“臣只是嚇他們一嚇,用事實告訴他們,彈劾臣會在詔獄凄慘死去。他們跟臣沒有深仇大恨,沒有政見分岐,沒有利益沖突,自然不再糾纏此事。”
張寧沒有說出口的是,沒有深仇大恨尚在其次,重要的是,這些人以為他年輕,不經嚇,沒想到不僅沒嚇退他,反而讓他亮出獠牙。
知道他的厲害后,誰還敢多嘴多舌?
于是朱祁鎮耳根子清靜,張寧得以名正言順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錦衣衛指揮使。
…………
“他們竟然怕了?”曹吉祥覺得不可思議,不敢置信,只是將郭有道送進詔獄,就把文官們嚇住?文官們什么時候膽子這么小了?
他派人去查,卻查不到郭有道在錦衣衛受刑的情況。
詔獄是錦衣衛的地盤,守得密不透風,他的人進不去,只探到郭有道確實進了詔獄大門,既然進去,想必難有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