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絲皺紋的玉手撫在悠悠頭發上,輕聲嘆道“你懂什么?我看這孩子的面相理應早夭,活不過十六歲,怎么能讓你嫁他呢?”
“什么?”悠悠一驚,眼眸睜得大大的,道“皇祖母會看相么?”ii
容不得她不吃驚,太皇太后不是術士,平時也不信這個,怎么突然說出這話?這是平日那個慈祥的皇祖母嗎?
太皇太后道“前些年張天師曾到京城,哀家宣進宮,和他談論道法,他臨走時送哀家一本書。這幾年,哀家閑來無事也曾翻過,平常的面相也就罷了,異于常人者,皇祖母還是能看出來的。”
難怪你有事沒事總叫王振過來訓斥,敢情是看出他總有一天慘遭橫死啊。悠悠恍然,隨即從王振的下場聯想到張寧,驚出一身冷汗,忙道“皇祖母,可有化解之法么?”
太皇太后搖了搖頭,道“若是張天師或者有,皇祖母怎么會這個?能看出一點端倪就算不錯了。”
“張寧今年正好十六歲。”悠悠急了,道“孫女這就讓人去西山叮囑他,凡事小心一點。”
皇帝狩獵,弓箭無眼,可別……她不敢想下去了。
太皇太后見她急得一頭一臉的汗,心疼不已,吩咐胡公公道“你走一趟吧。”
“是。”胡公公心想,太皇太后真心疼愛安定郡主,愛屋及烏,連帶對張侯爺也愛護有加。
…………
西山守衛重重,胡公公好不容易才得以進去,見到張寧,傳了悠悠的口信,道“……張侯爺,郡主來不及寫信,你可別辜負她一片心。”
張寧見她特地求太皇太后遣胡公公送口信,心下感動,道“張某會的。”隨即讓任榮送上兩錠金燦燦的金子。
胡公公接了,攏進袖里,喝了茶告辭下山。
張寧擔心悠悠胡思亂想,寫一封信,讓高大弟再跑一趟。
…………
悠悠在慈壽宮中一直心神不寧,太皇太后讓她回府歇息,又叮囑她別擔心,若張寧出事,一定會為她擇一少年英才為婿。
我只想嫁給張寧。悠悠快哭了。
她一路神思不屬,好在剛回府便得知任榮等候多時。
拆開張寧的信,看到熟悉的字,她才回了魂。
張寧在信中讓她別擔心,這兩天皇帝并沒有狩獵,而且御駕很快會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