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燒完死難軍士的殘肢,也先眼望大同城墻方向,陷入兩難境地。他征戰半生,從沒遇到如此棘手的境況。繼續攻城,明軍必然再扔那種會爆炸的東西,已方必然再次傷亡慘重。
這可怎么辦?
直到夜幕降臨,也先還是束手無策。他走出大帳,在營中巡視,耳邊不時傳來受傷軍士的呻、吟聲,和慘叫聲,也有突然大叫一聲,然后寂然的。
聽到這樣的聲音,也先明白,又有一個受傷軍士死了。
這一役,死傷超過三成,不能再有這樣重的傷亡了。這一刻,也先萌生退意,只是他一統蒙古,威望達到頂峰,若這樣退兵,手下必然不服,那些死去軍士的家眷也得給些牛羊撫恤。出來一趟,不僅沒有搶到東西,反而白費很多牛羊,豈是英雄所為?
想到退兵的后果,他又猶豫了。
不知什么時候,萬夫長跟在他身后,跟他進了大帳,道:“太師,不如讓人從營帳到城下鋪上木板,這樣,明軍便不知道我們發起進攻,那種會爆炸的東西有木板遮檔,就算傷到我方軍士,威力也大減。”
“嗯?”也先在心里盤算一遍,萬夫長說得沒錯啊,只要有木板遮擋,那東西威力必然大減,木板還能遮擋明軍的視線,豈不是一舉兩得?只是,上哪找木板,怎么把木板架到城墻下?
念頭轉動間,他又想到一個問題,于是下令:“明天五更埋鍋造飯,天亮攻城。”
萬夫長擔心道:“萬一明軍不出戰,還像上次一樣扔那種東西呢?”那東西太厲害,誰也頂不住啊。
也先道:“讓傷兵沖在前面,引明軍往城下扔那東西,待他們把手里的東西扔完,我們的精兵再上。”
萬夫長眼眸一亮:“太師好主意。”
大同守軍手里那東西肯定有限,昨夜那一役又不要銀子似的往下扔,現在剩下的肯定不多,只要引他們扔下來,爆炸了,豈不就完事了?
這么炸來炸去,城下那一片土地早就炸成池塘了,哪里還跑得了馬?只要城里守軍開城迎敵,他再讓神箭手列陣射一輪,死傷必重,再沖殺一番,大同必破無疑。
明軍的騎射之術一向不如草原上的英雄,他們從小長在馬背上,就算池塘也能策馬飛過去,沖進大同城肯定沒問題。
也先又看到了攻下大同,占領大明江山的希望。
…………
就在也先傳令的當口,張輔召集眾將議事。
朱祁鎮本著虛心學習的精神,主動要求參加,同時命張寧陪同。
兩人走到半路,遇到張輔派來請張寧的親兵。進中軍大帳,眾將參見皇帝,和張寧互相見禮畢,張輔道:“老夫想聽聽張大人的看法。”
這是想在調兵遣將之際先聽張寧的情報了。
張寧已收到消息,也先出兵前,將草原上的明人殺光。他讓人將被害的密探名單列出來,派人將密探們該得的撫恤送到每一個人家里。不能虧待烈士啊。
同時,派出新一批密探,哨探敵軍的動靜。
“敵軍死傷約三萬余,士氣低迷,受傷的軍士哀號不已。”張寧道。也先率十萬大軍來攻,第一役便死了三萬多,可見受損有多嚴重了。
總算知道敵軍死傷的確切數字了,知道了敵軍死傷的數字,便能確切了解雷鳴”的威力。對接下來的作戰有極大的指導作用。密探拿到這個數字著實不易。
張輔道:“既如此,顧大人聽令,神機營分四撥輪守,其余諸將按兵不動。”
諸將都明白,張輔要用“雷鳴”轟炸,把瓦剌軍的主力炸掉再說,人人精神大振,轟然聽命。
朱祁鎮臉露微笑,龍顏大悅。
張寧道:“國公爺還須防敵軍堅不出戰。”
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