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問問自己這里有什么做的不好的,這一點受到了所有人的喜歡。基本上,之前的那種店鋪,成了親之后便和店里沒關系了,然而這里竟然還會問婚后的生活。這讓這些人覺得自己好像受到了重視,因此一傳十十傳百,很快這家店鋪就傳到了縣城。
當然縣城里的廣告也功不可沒。
隨著來這里的人越來越多,魏蕊也逐漸發現自己這里套餐的單一性,于是她決定多出幾個套餐,比如“河邊意外見面團”、“互遞書信團”之類的。
隨著不斷的嘗試,魏蕊覺得她的生意做大不過是遲早的事情。
賈真真來了兩次,每次都覺得挺滿意的,魏長安帶著柳青兒來了一次,還被迫將手印摁在了魏蕊的招牌上,幫魏蕊做廣告。
只是景星,卻再也沒來過。
魏蕊有次問起魏長安關于景星的事情,魏長安三緘其口,不肯說出實情。魏蕊覺得有些尷尬,便再沒問過,只不過不知道為什么,她總是會想起來景星這個人。
大概是因為,他留下的桂花香膏太好聞了吧。
說來,魏蕊也覺得奇怪,在哥哥去大宛的那段日子,兩個人基本都是在一起的,而且景星因為受傷,并沒有多少的活動時間,這桂花香膏,不知道是他什么時候做出來的。
這東西絕對不是隨身攜帶的,因為他身上的味道一直都不是桂花的香味,而是香薰的味道,是那種清淡的,偶爾能聞到的那種。
桂花的香氣向來是霸道的,就像她每天只要在手腕上涂抹一點,那到了開店的時候,必然會有人夸她香。
不少稍微有些家底的夫人還要問她要這種香料,她只好尷尬地拒絕,最后搞得人家不高興,所以后來她就不怎么涂了,只到晚上的時候抹一點然后枕著這個味道入睡。
也就是在這種時候,她遇到了瑛姑。
魏蕊記得很清楚,那是店鋪開業三個月的日子,店鋪名氣已經不小了,當然其中還是平民百姓居多,鮮少有官員大戶來這里的。
起初魏蕊還以為是因為太遠,后來才知道是有另外的緣故的。
不過她當時并沒有在意,而瑛姑的到來,讓店里所有人都震驚了一把。因為,從來沒有哪個姑娘,是自己獨身一個人來給自己尋親事的。
那日還是個雨天,瑛姑是冒雨來的,她甚至沒有撐傘,進門的時候整個人都淋濕了。彼時魏蕊正坐在門口的桌上打盹午休,猛然被腳步聲驚醒,抬眼一看,就見到了落湯雞似的瑛姑。
魏蕊是真情實感地被嚇了一大跳,她還以為發生什么事了,誰知道這姑娘是來給自己說媒的。
她找人幫她找了件干衣服,因為從來沒見過姑娘家自己給自己說媒的,所以一群人都圍了過來,像是見到了什么稀奇的事情似的,來看看這位姑娘是在搞什么。
瑛姑很膽小,人一多她就嚇得不敢說話了,魏蕊只好讓大家各自忙去,然后自己跟她聊。
在了解相關信息的時候,魏蕊得知,瑛姑今年也不過十七歲,來這里的原因是,父親病了,不能來,所以她只能自己來。
提及擇偶標準的時候,瑛姑給出了最簡單的回答,她說只要一兩銀子的聘禮便行。
要知道在魏蕊這個村子里,最低的聘禮也是三兩銀子起的,瑛姑這一兩銀子的聘禮,讓魏蕊大跌眼鏡,她甚至以為瑛姑是因為不知道這個行情,所以才說出來了這樣的話的。
可瑛姑表示自己并沒有不了解,只是覺得自己只能值這個價格,魏蕊匪夷所思,再問其他的事情,瑛姑便不肯說了。
她匆匆來又匆匆地走,臨走的時候正好碰見門口宋大娘的兒子,劉正德。
這個劉正德是個不務正業的賭徒,被自己娘寵得天不怕地不怕,成天來魏蕊這里報道,天天問有沒有合適他的人選。
哪個爹娘能愿意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