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烽此時顯然已經喪失理智,變得十分自我,只相信自己判斷。
楊烽的這一番話,徹底點燃了在場武當四人心里的怒火,在他們心中,自己的大師哥是一個為了武林正道,為了師門名聲兢兢業業,可以付出一切的人,是一個把師門名聲看的比性命還重的人。大師哥平時雖然嚴厲,但從小對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十分照顧,他們打內心里尊敬感激蕭允。可如今,他們尊敬的人,卻被人污蔑、辱罵成這個樣子,真是恨不得直接將眼前此人碎尸萬段。
四人不約而同的同時上前,各占方位,一時之間,傘舞刀劈,揮杖砸錘,將楊烽罩在其間。四人之間攻守兼備,渾然一體,忽而靈動,忽而凝重。似有蜿蜒之勢,又存莊穩之形。整個階乘了一個至靈至重,森然萬有的奇妙陣法。正是那武當派的最高絕學——真武七截陣。
說起這真武七截陣,那稱之為是武林之中第一奇妙陣法也不為過,相傳是由武當派創派祖師張三豐真人由真武神像座前的龜蛇二將與長江漢水之會的龜蛇二山所創。兩人即可結陣,攻守兼備,使得威力大增;三人同使,則比兩人同使威力又強一倍;四人則相當于八位高手,五人相當于十六位,六人相當于三十二位;若七人同使,更是有著神鬼莫測之能,七人出手頂得上相仿的六十四位高手一同出手。
不過此陣,變幻甚是繁復,步法方位乃是基礎,最最重要的乃是多人出手之間的互補變化,對布陣人之間的默契武功都甚是講究。
玄門七士自十年前便一同在一起生活、練功,彼此之間的習慣與了解自是不必多提,待七人武功有所小成之后,便經常在一起演練此陣無論是以少抵多,還是分進合擊,種種變化都了然于胸,雖然下山之后七人的兵刃武功都各自有著進步變化,可絲毫不影響這真武七截陣上的造詣,反而因為每個人的變化進步,使得合力使出的陣法本身也更加神妙難測,更加具有威力起來。
三年前,七位青蔥懵懂少年自武當山下來之后,因年齡與功力的緣故,根本無法與武林中一流好手相抗衡,行俠仗義,懲奸除惡便多靠這神妙的真武七截陣,靠著這武當第一陣,七名年輕弟子打敗了一個又一個赫赫有名的江湖好手。不過,隨著這幾年七人武學造詣的進步,需要七人合力相斗的場面是越來越少了,這真武七截陣的本來面目,似乎也很久沒有顯露在世人面前了。
不過這次,楊烽的話語,使得秦牧海等死人動了真火,因此一出手便是這武當派中最強的殺招。
雖然這次只有四人,而且少了個武功最強的大師兄蕭允,但四人合力仍是大約八名相仿好手的威力,更別說這楊烽本身連秦牧海一人都抵敵不過了。
四人出動這一手段對付楊烽,可以說是用寶刀殺雞,拿利劍切菜,真是直接便讓楊烽毫無還手之能,眼見一招之內便要直接身首異處。
楊烽見到這個陣勢,知道自己如今已然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希望燁弟可以不負胡師叔所托,把人好好地帶回崆峒山青陽觀,這樣,也算我對得起師門多年的栽培了。”
這楊烽不愧是能成為楊梓希掌門左膀右臂的能人,這膽略上便是超出常人許多,面對蓄勢待發的秦牧海四人,卻絲毫不改先前本色,說道“四位也太看得起楊某了,對付我,竟還用上了這武當的絕學陣法了。不過,這陣既然都擺上了,何不給我看個完整的。神機子凌慕予呢?冰弦子南宮傲蘭呢?還有那蕭允,是不是虧心事被我說穿了,始終不敢露面啊。”
這話無異于又是在本就火冒三丈的四人頭上又倒了桶油,秦牧海率先按奈不住,虎嘯玄瀑刃直朝楊烽面門剁去,祁清圭的奇木緣溪杖已經搭住鎖死了楊烽手中兵刃,易航的冥象玄武錘也往楊烽下盤腰腿之間掃去,連本該是防守策應的陸夢霜,此時也收攏傘面,雅荷清竹傘的傘尖徑取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