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市的玉佛寺于公元1942年重建完成,佛寺基座的梯道旁有長龍護衛,回廊四周是高大的圓柱,寺門上是繁復的洛可可式雕飾,墻上也有許多浮雕,都是佛教故事,回廊里則有許多石雕佛像,等于是佛教博物館了。
后來又把路易稱芬奴博物館中老撾的藏品存放到這個寺廟中,可以看到許多的藏品的從國王包金的御座到高棉雕像、高質量木雕以及非常著名的門雕及形態各異、大小不一的金、玉、水晶佛像都是老撾人民藝術寶貴的財富。
周森站在佛像前,仔細端詳,覺得老撾的佛像和我們中國的佛像有點區別,無論是在造型上,裝飾上,還是佛像的神態、動作上都有差異。
他向老梁請教,“老撾的佛教是不是也受到了印度佛教、中國佛教的影響?”
“是的,老撾是古印度的鄰國,是原始佛教最早傳入的地區之一,所以幾千年以來佛教對老撾的影響巨大。”
“印度教在其早期歷史中對老撾產生了影響,但在后來的幾個世紀中,佛教一直是,現在仍然是生活的主要焦點,這對老撾的藝術和建筑產生了直接而深遠的影響,其中大部分都是佛教的風格或主題。”
“這是和老撾的歷史、文化相關的,佛教有著深遠的影響,體現在多個方面,不僅是建筑的風格,還反映在人們的觀念上,很多和佛教相關的節日,比如說潑水節,是非常盛大的節日。”
“老撾的佛教新年即潑水節,也稱宋干節,是老撾最盛大的節日,為期三天,但人們通常都慶祝一個星期。”
“節日期間,老撾人在寺院拜佛、浴佛、潑水、栓線、布施、堆沙、放生等,同時在家里、大街上相互潑水、祝福,讓純潔的水洗刷掉過去的疾病、災禍和祈求來年雨水充沛,五谷豐登,迎接美好的新的一年。”
“從這些節日也能看出無論在哪里的人們,總是希望能過上幸福的好日子,祈求平安健康,求老天保佑,五谷豐登,能有一個好收成,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不要生病,免去痛苦,讓老百姓闔家團圓,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