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韻收到了周森在圣彼得堡的采訪視頻,很高興,她也要開展工作,這幾天約瑟夫夫婦很熱情的招待她,帶著她去匈牙利的很多景點游玩,向她介紹匈牙利的歷史和文化,走出國門,方韻帶著攝制組用鏡頭記錄匈牙利的風景和當地風俗習慣,她的采訪節目同時在中國國內播放,讓觀眾更加了解“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
這讓她想起出國之前,她去北京國家博物館看過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展品,當時章院長和方韻一起去過,直到現在方韻還記憶猶新。
北京國家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向他們介紹“古代絲綢之路綿亙幾萬里,延續數千年,積淀形成了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絲路精神,即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
“我們聯合‘一帶一路’沿線的柬埔寨、日本、哈薩克斯坦、拉脫維亞、蒙古、阿曼、波蘭、韓國、羅馬尼亞、俄羅斯、斯洛文尼亞、塔吉克斯坦等多個國家博物館共同舉辦這次展覽,就是要通過精挑細選的各個時期、不同門類的多套歷史文物,實證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豐富多樣的文化交流,包括人口遷徙、經貿往來、科技交流、宗教傳播以及生產生活方式、文化藝術的相互影響等等。”
方韻瞪大了眼睛,她從來也沒有這么近距離的觀看過這么精美的展品,每一件展品都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精挑細選出來的,代表著不同國家的歷史和民族特色,每一件文物仿佛都會說話,在那里靜靜的訴說著它們的故事。
陸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藏的葉形矛頭、波蘭華沙國家博物館藏中國風格的伊朗瓷盤,也有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藏的黃金武士;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展品中,既有柬埔寨國家博物館藏銅鼓、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唐三彩三足罐,也有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突線鈕銅鐸、阿曼國家博物館藏哈德拉毛語雕刻飾板。
展品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方韻十分高興,來北京國家博物館真是大開眼界,能看到多個國家的精美展品,了解多個沿線國家的歷史和文化。
方韻問章院長,“這次出國考察,我能去哪個國家?”
章院長說“按照計劃,夏團長帶曲麗華他們去俄羅斯,周森采訪中國邊境周邊國家和邊境城市,你可以歐洲的其他沿線國家。”
“太好啦,我一直很想去歐洲,以前沒有機會,這一次終于有機會了,能親眼去看一看,了解一下別的國家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國內的觀眾們能通過我們的鏡頭增加對其他國家的了解,相信會是一次令人難忘的旅程。”
章院長笑了,“先分成三組,曲麗華負責和你聯系,你也可以隨時保持和周森的聯系,現在移動互聯網這么先進,他們采訪的視頻很快就能通過網絡發送給你,大家互幫互助,有什么困難可以向我提出來,我會給你們支持。”
“謝謝,章院長!”
如今,章院長的話還回響在耳邊,讓民眾增加對世界的了解,明白“一帶一路”的大格局、戰略意義和帶給每一個個人生活的變化,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任重而道遠,考察團分赴各個國家,實地考察,采訪報道,拍攝紀錄片,大家一起努力。
提到匈牙利,中國人的印象里這是愛國詩人裴多菲的故鄉,這里盛產著葡萄酒,但這次方韻來匈牙利實地考察,采訪匈牙利和中方合作的企業,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中國人了解匈牙利。
在當今球化時代,歐亞大陸是一個整體,中國正在加快向西開放步伐,匈牙利奉行向東開放政策,中國和匈牙利一個在東,一個在西,“一帶一路”將把中國和匈牙利更加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中匈關系發展良好,匈牙利是中國高度重視的合作伙伴,中匈關系將迎來重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