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韻在尼克利奇家里住了一個星期,親身體驗葡萄園的生活,住在這里一望無際都是葡萄園,悠然自得,時常有游客來這里懷著對匈牙利頂級葡萄酒的好奇,遠道而來。
方韻問起尼克利奇做葡萄酒釀酒師的體會,尼克利奇很是感慨。
“在葡萄酒行業(yè),釀酒師被認為是酒體的靈魂,在世界酒業(yè)發(fā)展歷史中,從家釀到專業(yè)作坊再到工業(yè)化規(guī)模生產(chǎn),無論在哪一個階段,始終都離不開人的智慧尤其是釀酒師的智慧。”
“很多都是家里有先輩們做釀酒師,把這門手藝傳給子孫后代,一代又一代人傳下來的,你們中國人有一句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漁民的兒子也許還是漁民,農(nóng)民的兒子也許還是農(nóng)民,釀酒師的兒子還是釀酒師,當然也有極少數(shù),不是子承父業(yè),改行做其他的。”
“但是從祖輩那里傳下來的,有家族優(yōu)勢,如果先人有一定的經(jīng)驗累積,經(jīng)過幾代人的研究和積累,傳給子孫,比白手起家,剛剛從第一代人做起的要強很多。”
“我們家的祖先也是釀酒師,我爺爺是釀酒師,我爸爸也是釀酒師,我也自然就做了這個行業(yè),成為一名釀酒師。”
“至于約瑟夫嘛,他和我的性格不一樣,他不愿意待在葡萄園里,終日和葡萄在一起,也對釀酒沒興趣,他想要去世界看一看,他去過很多國家,最后選擇在中國定居,他帶我去中國旅游過,中國真是東方大國,真的很有大國魅力,我們?nèi)ミ^很多中國的城市,我們很喜歡中國,也愿意和中國人做朋友。”
方韻好奇的問“如何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釀酒師?”
尼克利奇說“在葡萄酒的世界里,成為一名真正的釀酒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培養(yǎng)釀酒師,不僅僅是加強了自身葡萄酒的品質(zhì)和綜合實力,也是為葡萄酒全行業(yè)留下了難以復制的珍貴資源。”
“我爸爸是從小就培養(yǎng)我做釀酒師了,靠的是耳聞目染,爺爺教給爸爸,爸爸再教給我,靠手把手的教,把上一輩的經(jīng)驗傳到下一代去,這是最傳統(tǒng)的培養(yǎng)方法。”
“做了這么多年的釀酒師,我覺得釀酒師除了需要高度專業(yè)化的技能外,往往還需要一些探索精神和運氣,額外再加上藝術(shù)美學的品鑒能力、味覺、嗅覺敏銳等天賦,當然啦,要活學活用,不能死板硬套,一成不變的照搬前人的經(jīng)驗,釀酒師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如果只是按著標準的發(fā)酵公式與科學數(shù)據(jù)進行釀酒程序,葡萄酒可能會失去了風土所賦予的獨特性。”
“對于釀酒師來說,一瓶好酒,就是他的杰作,是融合了他的辛苦和智慧的結(jié)晶,他會非常在乎他的作品。”
方韻問“釀酒師是不是只在葡萄成熟的季節(jié)才開始釀酒?”
“不!”尼克利奇笑了,“世界上哪一行都不容易,各有各的苦,我們釀酒師也不例外!”
“不了解釀酒過程的外行人以為葡萄園和酒窖中的工作都集中在一年里最重要的時刻采收季和緊接著長達數(shù)周的釀造階段,但其實釀酒師們要操心的事兒才不僅僅只是這些。”
“為了釀出一瓶好酒,釀酒師和酒農(nóng)們可一刻都沒閑著,在這一年四季里他們都要在葡萄園和酒窖中辛勤地忙碌著。”
“比如說,葡萄樹籬的柱子、金屬線和木樁完全外露,有需要的話,會需要整修。”
“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葡萄酒體積會收縮,因此需要補滿橡木桶中減少的酒,來減少氧化風險,添桶加酒時,要確保橡木桶的剩余空間縮減到最小,都需要釀酒師付出心血。”
方韻問“為什么葡萄酒的酒瓶都是用軟木塞?”
尼克利奇說“我們都知道使用金屬瓶蓋的葡萄酒一般而言都非常便宜的,好品質(zhì)的葡萄酒大部分是使用軟木塞,軟木塞是用橡樹的樹皮制造而成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