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森采訪得知,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之下,中柬兩國友好合作,已經從“一帶一路”倡議中合作建設了很多基礎設施項目,包括公路、港口、鐵路、橋梁以及水電站,這些公路、鐵路、橋梁項目不僅僅聯系了中國與柬埔寨,還延伸到其他東南亞鄰國。
衛魏說“展望未來,中國和柬埔寨應當在產能、經貿、金融等領域開展更多務實合作,打造合作新亮點,我們也為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開展工作,發揚中柬經濟互補、民心互通的優勢,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共謀發展。”
衛魏說“要發展經濟首先要進行基礎設置項目的建設,如果沒有修路、修橋梁、修鐵路、修港口,路不通就沒法做貿易,人口也無法流動,社會也無法運轉,人們需要生存下去,就必須食物和水,還需要發電,那就需要修建水電站,供電、供水、供天然氣,之前柬埔寨也像巴基斯坦那樣經常停電,中國幫助柬埔寨修建了多個水電站以后,停電的現象得到了解決,已經好很多了。”
周森點頭,“是啊,我們已經習慣生活在大城市里了,每天供電供水供氣,已經習慣了,從未想過,如果突然沒有這些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怎么過日子!”
小楊說“小時候,我們燒煤球爐,沒電風扇,就搖扇子!”
衛魏說“那個時候,天氣還沒有現在這么熱,沒有電風扇,靠一把扇子能過,可是現在全球氣候變暖,柬埔寨又那么熱,僅僅靠一把扇子,是沒法過了,還是要供電,有了電才能使用電風扇、空調等電器設備。”
周森也有感受,“那個時候,還沒有這樣的現代化,人們的生活還是很艱苦,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很好的條件,真的應該感恩,是很多基礎建設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了這么多的優質服務,真的非常感謝他們!”
小楊也點頭,“是的,柬埔寨現在的生活也改善了很多了,因為兩國友誼天長地久,柬埔寨的很多商店,遇到中國人都對中國人很友好,商品也給優惠價,這是我們一家愿意在柬埔寨生活的主要原因。”
衛魏說“我帶周記者去參觀下中國援助柬埔寨建成的大橋吧,去看一看,更有感受!”
“好的!”周森同意了,跟著去了。
一行人,坐車到達,衛魏下車,帶著周森參觀,介紹說“這些年,由我們中國援助柬埔寨建成的很多座大橋,哥通大橋是其中之一,哥通大橋位于干拉省哥通縣,始于西岸的號公路公里處,終于東岸的0號公路檖達高鄉白特美村,橋身全長米,橋面寬米。”
周森也驚嘆“好美啊!”
只見一座白色大橋橫跨兩岸,線條簡潔又流暢,周森贊揚道“我就知道我們中國的基建聞名于全世界,這座大橋還真是漂亮啊!”
衛魏說“哥通大橋的建成有效改善干拉省的交通狀況,方便兩岸居民的出行及商貿往來,為百色河兩岸當地人民出行、農產品運輸,以及商貿往來極大的便利。”
周森問“這是中國幫助柬埔寨修建的第幾座友誼大橋啊?”
衛魏回答“哥通大橋是第七座柬中友誼大橋,之前還先后修建了七座大橋,第一座是上丁省西公大橋,第二座是北克丹橋大橋,第三座是白電目大橋,第四座為大金歐大橋,第五座是新水凈華橋,第六座是上丁省橫跨湄公河大橋。”
小楊說“中柬兩國是傳統友好鄰邦和全方位的戰略合作伙伴,傳統友誼共同締造和精心培育。”
“柬埔寨也對中國表示感謝,感謝中國一直以來關注和寶貴的援助,推動柬國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修路建橋表示衷心的感謝。”
“路形成環形網絡,提升交通運輸效率,助力經濟增長,給柬埔寨當地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讓柬埔寨人出行更加方便了。”
衛魏說“中國除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