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也是極為嚴格的,所以小楊一般不茍言笑,對人真誠,感情淳樸善良,時間長了,能感覺這是一個很有家教的好孩子。
而小楊就不同了,他在新加坡長大,新加坡有了很多的外來文化,由于是餐廳里都有西洋樂器,年輕人在餐廳和酒吧能經常看到外國人來演奏薩克斯這樣樂器,年輕人唱歌,也受到了歐美歌曲的影響,選擇一些英文歌曲來唱。
只有在新加坡的唐人街,才能保留一些華人的傳統文化,還有一些年長的父母或是長輩那里,還保留著一些華人的傳統文化。
新加坡既有傳統文化,又接受了西洋的外來文化,是一個綜合國度,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句話用到這里也恰當,從孩子的性格上,也能看出這種差異。
小趙告訴周森,在青春期他也有過叛逆期,不喜歡受父母的約束太多,這點和小楊成為很大的差異,小楊從小失去了父親,對于叔叔的管教,幾乎是言聽計從,從來都不敢頂撞叔叔,甚至結婚擇偶上,也要聽叔叔的意見。
直到叔叔點頭同意為止,他才結婚,小趙卻主張,他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父母只是給予了他的生命,卻從來沒有過度干涉的權力。
在不同的國家生活,所受的教育也不同,孩子的性格和以后的發展方向也不同。
在談及自己的時候,方石笑了,“我可能介于他們兩人之間吧,我的觀念既不像小楊那樣傳統,一切都會聽他叔叔的,連結婚對象也要征求叔叔的意見,才能決定,也不像小趙那樣叛逆,不想讓父母管著,我還是相對來說既能接受傳統文化,又能接受西方的時尚文化,馬來西亞也是有很多移民,有各種不同的人來這里工作生活。”
“他們也帶來了不同的文化,雖然有差異,但是時間長了,大家都融合了,我也努力的適應這里的環境,適應了才能生存下去,年輕人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前途。”
“這個道理,我的父母都和我講過,我也銘記于心,小楊和小趙都是我的老同學的,雖然他倆性格不同,選擇不同,但這并不妨礙我們進行溝通和交流,我還是很喜歡他們兩位老同學的,我們相互加了微信,經常保持聯系!”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