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廠街,唐人街,剛進去的時候,迎面就是一個很有中國建筑風格的牌門,這是中國人非常熟悉的,牌門上面是用藍色作為底色,和醒目的黃色字體,上面是用中文來書寫的,周森一看就能看懂,這非常親切,牌門上面還有墨綠色的屋檐,卷翹的屋檐,下面是用朱紅色作為柱子,屋檐下還有很多紅色的小燈籠來作為點綴,很是好看,兩邊還有對稱的美食圖案,下面還有醒目的長條黃色。
走入唐人街,人群熙熙攘攘,十分熱鬧,唐人街是特色就是很多中餐館和小吃店,周森問了一下小方,小方說那是在韓來吉路和蘇丹路有許多中餐館和小吃店,入夜以后還將桌椅擺上馬路,來這里吃夜宵的人很多,不僅是吸引了大量的馬來西亞的華人來這里逛夜市吃飯,也吸引了馬來西亞的當地人,還有一些外來的游客。
ii
在這里游客們能夠深深體驗馬來西亞的路邊攤文化,這里的路邊攤雖然看起來不起眼,攤位小而美,不講求豪華,價格很便宜,大部分人都能支付得起,但這里的食物絕對可信并且好吃,你不難發現有些攤子很小卻高朋滿座。
小方和周森說“我也挺喜歡這里的小吃街的,這里的攤位琳瑯滿目,很多店鋪的老板和藹可親,人很好說話,你叫老板多盛一些湯,他都是愿意的,從來也不會斤斤計較,這是咱們中國人的好品質,我以前來這里吃飯的時候,還認識幾個攤位的老板,都是熟人了,看到就給我很低的優惠價,他們就像鄰家大叔大媽一樣,親切!”
周森點頭,“中國人信奉和氣生財,來這里就是為了做點生意,而這些都是小本生意,有些攤位主都是為了賺錢養家糊口,靠這些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實在不愛容易,來馬來西亞,也有很多打工的華人,他們的收入也不高,能維持生活,夠生活開支,所以還是要對那些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努力工作,努力生活的人,報以敬意!”ii
“”是的,確實聽不容易,這讓我想起,我父母帶著剛來馬來西亞的時候,那個時候,我的父母也不是很富裕,他們來馬來西亞就是為了經商,也是從小本買賣做起的,中國人來馬來西亞現實從餐館打工開始的,中國人很勤奮,很努力,很快就能掌握一些技能。”
“學做廚師,然后能單獨少出一桌子的美味,出事以后,就開始嘗試著自己創業,單獨去開飯館,從中餐館做起,是很多海外的華人開始從事的職業,從中也積累了很多經驗,也總結出一些待客之道。”
周森一邊和小方說話,一邊往前走,這里白天特別著名的小食有菜市場內的豬腸粉及釀豆腐、路邊有個老阿姨一直喊著“一流一流”的糖不甩,當地稱為“麻籽”、豬雜粥、鹵鴨、云吞面、麗豐茶冰室的牛腩面等,這些熟悉的菜肴,讓周森想起了家鄉,他小時候也特別喜歡吃這些東西。ii
中午的時候會發現有很多中學生在這里附近出沒,這除了因為附近有幾間私立華文中學及幾家名聲較好的補習中心以外,這里也是學生們購買小禮物及小飾品的好地方,白天的時候這里會有很多精品批發商及精品店營業,游客們不難在這里買到價廉物美的手信。
華人很會做一些小商品,這是華人的精細之處,會從顧客的角度去設想顧客需要什么東西,能迎合顧客的需求,掌握一定的商機,這是中國商人的敏銳的觀察力,這是讓中國人感到非常驕傲自豪的地方。
只要有中國商人,就沒有什么難做的生意,進貨來的商品,總有辦法銷售出去。
在中國城附近還有一處印度教寺院斯里·馬哈·馬里亞曼寺,在周森的印象里,印度人的名字都很長,很難念,這個寺廟的名字,也很長,也不太好記,周森看了很久,才記住,還讓小方教他念了好幾遍,把小方逗樂了。ii
小方告訴周森,這座寺廟建于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