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壁畫上還有一支舞龍的隊伍,龍身盤繞,龍首前還有人舉著寶珠,惟妙惟肖,完全就是中國民間的騰龍戲珠圖。
周森看到這個圖案,覺得十分親切,沒想到在馬來西亞也有這樣的壁畫,小方點頭微笑。
“是的,馬來西亞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絲綢之路,也增加了中國和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把中國的文化也傳到了周邊國家,傳統文化還是很有魅力,比如中國的詩歌,蘊含了很多哲理,很多人都很喜歡,深深的被中華文化吸引。”
“是的,這些都是傳統瑰寶,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有些都學歐美的流行風向,追星,學人家的東西太多了,忘了很多中國的傳統文化,我有的時候,去國外采訪,發現其他的國家還很重視我們的文化瑰寶,把我們中國的詩詞雕刻在石碑上,還有很多優美的詩句,用書法寫下來,掛在家里的墻壁上,作為藝術來欣賞。”
“我就覺得很自豪,真的為中國感到驕傲,我們中國是東方大國,五千年的文明,讓我們的文化燦爛輝煌,我們也要把祖先的優良傳統發揚下去,也向一些國家學習,學習他們的優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周森跟著小方看展柜,里面有詳細的記載,0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以“厚往薄來”的思想沿途傳播先進文化和技術,播下和平友好的種子。
鄭和次來到滿剌加國,就是現在的馬六甲,在這里都有記載,馬來人民都喜歡鄭和,不僅因為他勇敢,還因為他的和平友好。
當時,以他的船隊的裝備,完全可以占據馬六甲,但鄭和船隊滿載著中國的珍寶來到這里,同時帶來中國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帶動了馬六甲的繁榮,馬六甲后來能成為著名的港口與鄭和還是有很大的關系。
馬六甲歷史上曾經幾次被外國侵略者控制,鄭和與他們不一樣,他是馬來各族人民的朋友。
小方說“我個人很喜歡鄭和,他尊重各民族文化和信仰,與各族人友好相處,我欽佩他的友好和包容。”
周森點頭,“歷史上中國人都給世界送去了友誼,中國反對侵略,從來不像他國列強一樣靠蠻力來侵略,霸占別人的土地,侵略者不符人心,必然會遭到抵抗,歷史證明侵略者都失敗了,所以還是和平發展,傳遞給世界友誼,才能贏得世界的尊重。”
“是的,確實是這樣的道理!”
青花瓷器受歡迎國家博物館收藏了中國古時的玳瑁家具、服飾、紡車和各種中國瓷器。
說到瓷器,周森的話匣子打開了,“我非常喜歡我們中國的瓷器,我上次去景德鎮的時候,也買了幾件青花瓷瓷器,我們中國的青花瓷瓷器真是太好看了,制作工藝真是太棒啦,瓷面非常細膩,光滑,表面上找不到一個氣泡,說明燒制的工匠的手藝已經非常熟練了。”
“我也是學過,制作陶藝,除了錢,去培訓班,讓老師教,可是我缺乏經驗,怎么做都做不好,我才知道看著容易,真正輪到自己做,就并不容易了!”
“那真的需要極大的耐心,還一種精益求精的精神,能堅持下來真的不太容易,還要忍受寂寞,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實在不容易!”
“燒制成功以后,還需要在瓷器表面繪畫,讓圖案干透,然后再進行回爐,等干了以后,不會褪色了,就固定成型了。”
“我是體驗過這個過程,所以覺得特別不容易!”
小方在一個擺放著精致瓷器的大展柜前,他指著其中的青花瓷說,中國古代的青花瓷器在當時最受歡迎。
周森過去看,確實很不錯,表面十分光滑,像一個大圓盤,上面還有精細的花紋,看上去十分精致。
鄭和船隊將青花瓷帶到非洲,在那里被視為珍寶,考古發現一些貴族還將青花瓷器鑲嵌到墓碑上,可見當時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