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意見,驕傲自大,而腓特烈大帝就是出生于這樣一個狂熱好戰的王國里,自幼接受父親軍事化的教育,腓特烈大帝卻執拗地愛好文藝,崇拜當時的啟蒙思想家。”
“和他父親的性格完全不一樣,他背著父親學習拉丁文學,吹奏長笛,為了文藝理想,他決定叛逃到英國,卻在德國國境線前被阻攔。”
“暴跳如雷的威廉一世處死了隨兒子一同出逃的友人,并將他囚禁在監獄中,痛定思痛后,年輕的腓特烈王子意識到,只有大權在手,才能掌握自己與國家的未來。”
“也就是從這一次親身經歷中,腓特烈大帝的思想又了轉變,他開始面對現實,開始為自己的前程而規劃,不像以前那樣年少無知,下決心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這是他人生的轉折點,也是新的,從那次以后,他有了很大的改變!”
“他最終決定妥協,接受了父親安排的聯姻,學習軍事與治國之道,暫時割舍了自己所熱愛的藝術。”
“開始學會了隱忍,那個時候他還很年輕,羽翼尚未豐滿,只能收斂光芒,沉住氣,默默的積累自己的力量。”
“熬了很多年以后,他父親終于讓位給兒子,腓特烈大帝在波茲坦登基,這位一向以文弱示人的青年皇帝,迅速展現出他血脈里的軍事天才。”
“一出手就令世人震驚,他廢除父親在位時的弊端,建立了全新的征兵制,將普魯士的軍隊擴充到二十多萬人,要求其具有鐵的紀律與高度機動的能力。”
“他的名言是使你自己的翼側和后方安全,盡力破壞敵人的翼側和后方,這是一條永恒的戰爭準則,成為很有名的軍事指揮家。”
“腓特烈大帝將戰術與火器裝備的革新結合起來,完美融合騎兵的高度機動與炮兵的強大火力,以火炮掩護騎兵沖鋒,熟練運用斜擊戰術,創下了羅斯巴赫會戰中的輝煌戰績。”
聽羅賓將這位傳奇大帝的人生經歷,曲麗華很是感興趣,她才發現即便出生在皇家,也不是事事順心,挫折和坎坷都是有的,還有無奈和妥協,隱忍,直到自己羽翼豐滿以后,就用力反擊,這才是后人稱贊這位國王的原因。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