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已經臨近八月之際,想必她也快到生產的日子了吧,可我現在卻在外面娶了別的女人,不知道她得知以后究竟會作何感想,是否會傷心?”
一席話落,關平沒有滿相欣喜,反而身負著一種濃濃的愧疚感。
遙望著自家兄長此時的心境,一側的關索也知曉他娶妻心底并不好受,只得故作笑容安慰著:“大兄,您放心吧,嫂嫂一向深明大義、通情達理,她定能理解兄長您內心的一片苦衷以及難言之隱的。”
“畢竟您也是為了借助羌人的兵馬而不得已為之!”
“但愿如此。”
聞言,關平勉強擠出了一絲笑容,隨即道:“只希望此舉不要傷到琳兒的心就好。”
……
接下來的兩日間,整個白馬羌都好似沸騰了起來一般,各部落間幾乎是家家張燈結彩,各羌民都一致的出行奔走,出訪親朋好友宣告四方。
她們敬重的氐王之女要出嫁了,而且還是嫁給前幾日剛剛大破強端賊子的漢軍將領,這則消息一經傳出,更是轟動了幾乎整個白馬羌。
一時間,白馬羌各部落羌人族長、渠帥攜禮前來道喜的也越發之多,甚至由于此戰白馬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猶如閃電一般掃平了強端之亂更是威名遠揚,威震西戎。
一些偏遠地區的氐人部落也有著結交白馬羌的打算,也各自遣使攜禮前來道賀。
這兩日間,王帳上下也是空前熱鬧,楊駒、楊千萬父子一方面不僅僅要安頓前來道喜的人員,亦要布置婚禮現場。
漢代的婚禮不似后世那般送入洞房的四步驟如此簡單,婚禮的步驟以及儀式是多如牛毛以及極其繁雜的。
婚禮從議婚至完婚這段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便是遵循六禮,六禮分為婚前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而納采則是六禮之首,有《禮記·昏義》日“:納采者,謂采擇之禮,故昏禮下達,納采用雁也。但若通俗理解的話也就相當于后世的男方備禮品請媒人前往女方家說媒提親。
問名便是請媒人詢問女方姓氏,主要是防止有同姓近親婚姻以及占卜男女雙方的婚姻是否適宜。
至于納吉便是請巫師占卜,為吉兆后便可締結雙方婚姻,納征便由男方下聘禮給女方,然后請期則就是約定成親的時日,最后親迎就是率眾迎親前往大堂拜堂。
六禮簡單來說就是婚前的禮儀,后世的婚姻步驟其實都出自六禮,只不過是程序化從簡了而已,但在秦漢時期,每一步驟都決計不能省略,不然便會視其為男方對婚姻的不尊重,也是對女方造成極大的打擊。
這也導致這兩日內,關平忙活得不亦樂乎,幾乎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
兩日時間漸漸劃過。
這一日,關平麾下五百余漢軍騎士胸前紛紛佩上大紅花,戰馬與戰馬之間也是高掛結采,位于正前方的關平則頭戴鳳冠,身著紅袍婚服鞋履,隨后領著五百迎親的騎士隊伍沿街前往迎親。
而此刻道路途中,各羌民也紛紛屹立兩側夾道歡迎著,整個現場極為隆重而又莊嚴。
關平身騎賽風駒緩緩前行著。
閨房中。
此時整個閨房中都張燈結彩,掛著大紅燈籠,顯示著一片洋溢喜氣之色,而楊真此刻也頭戴霞帔,一席紅紅喜慶的凰袍襦裙,隨后正對著銅鏡補著妝。
待周遭侍衛為其化妝半響,正于房外守著的一位侍女連忙奔進急促道:“公主公主,馬將軍的迎親隊伍已經抵達房外啦。”
“嗯……?”
“這么快?”
聞言,楊真此刻白白的臉龐卻莫名有些慌亂起來,連忙說著:“小荷,你看看我的妝是否花了,我今日美嗎?”
楊真雖平日里習武弄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