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豈不是也好?
緊隨其后,其余諸臣也相繼議論紛紛著。
但爭論許久,卻都未拿出一道破敵良策!
這一刻,魏帝曹丕不由苦嘆著:“唉,大魏正值此危機四伏之際,文和您何故先走也?”
一時間,曹丕忽然想念起來了那位最擅長明哲保身,但又全力支持他繼位的毒士賈詡。
他內心很清楚,若賈詡尚在,定能針對當今局勢構思出破局對策。
感慨半響,面上露著絲絲憂慮的神情,曹丕扭頭一瞟,卻是望見了一處角落里暗自跪坐著卻寂靜無比,一言未發的中年大臣。
隨即,希望之火又從心底升起,仿佛氣沉丹田般的沉聲道:“仲達,以你之見,當今局勢,朕如之奈何也?”
一席話落,司馬懿眼見親自問策于自己,又焉能繼續保持沉默,經過短暫的思索以后,遂面露自信的輕撫著:“陛下,既然蜀賊準備與我大魏兩線作戰,那我等又何懼之有?”
“論州郡的寬廣以及富庶程度,甚至人口戶數的比拼上,后勤消耗豈會懼怕蜀賊?”
此言一落,司馬懿這擲地有聲、不卑不亢的語調,頓時間充斥于大殿當中,頓時讓諸人重燃信心,好似感到胸間都沸騰不已。
此刻,曹丕亦是大感胸間暢快無比,隨之心情大喜下,大手一揮,擬旨道:“傳朕令,命車騎大將軍總督淮、揚諸事,遣兗、豫共計十軍,總計六萬余人東向江夏,由朕之叔父曹仁將軍統屬,曹休輔之!”
“雍州一線,以曹真為征西將軍,張合輔之,屯駐長安以整軍備戰,以待隨時應對侵犯的蜀賊。”
“并下詔朕之叔父大將軍夏侯惇,由其屯駐鄴城,為朕監察宵小,以防北方諸州賊人叛亂,響應蜀賊之侵犯。”
“陛下圣明!”
隨著一番番指令傳下,階下群臣各自一致躬身拜著。
只不過。
就在此時,司馬懿卻是神色不變,拱手進言道:“陛下,單單此舉尚還不夠,此只是簡單的御守之策,還不足以彰顯我大魏天威。”
“以臣愚見,應立即下詔屯駐宛城周遭的夏侯將軍、徐公明將軍揮師南下,兵鋒威脅上庸、襄陽一線,對荊襄數郡形成俯沖之勢,讓關氏父子投鼠忌器,減輕江夏會戰我軍之壓力。”
“當然,若有可能的話,讓徐將軍、夏侯將軍趁機進取上庸諸地,徹底切斷荊州與漢中方面的連通則更好。”
一席席話落,諸臣皆一致附議。
其間,侍中劉曄也喜出望外,贊賞著:“仲達此策妙極也!”
“我軍以西線與東線為主,拖住蜀人、荊州軍兩面進軍,則又可遣軍威脅荊北諸地,如此定能讓敵軍首尾難顧,若能趁機奪得上庸諸郡,則可切斷漢水水道,使漢中與襄陽方面無法取得聯系。”
說到此處,他又揚了揚胡須,再次獻策道:“陛下,臣依計在仲達此策上再錦上添花一下,京城的禁衛軍當調動而起,集結于京城待命,待三方戰局無論哪一方有所突破后,便遣禁衛軍趁勢進軍,壓垮敵軍。”
“如此,我軍興許能得奇效也!”
一番番策略落下,曹丕此時已是喜形于色。
這便是他大魏的優勢,謀臣眾多,諸多的建議可化解一場場危局。
他此刻很慶幸,其父曹操給他創造了如此強盛的基本盤繼承。
計議已定。
接下來的時日里,北方諸州魏軍便迅速的頻繁調動而起,開赴前線。
頗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架勢。
……
荊州。
江陵城。
隨著分散于外打探的細作一一回報,將魏軍的動向給回報以后。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