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軍大營,單獨營帳
“士載,你守在帳外,無我令,不準任何人靠近。”
“諾!”
安排完以后,關平迅速揭開帳簾,步入帳中。
帳內,關平盤坐在伏案旁,開始細細感受著頭腦里的古書。
此刻,腦海里隱約中有一本沉甸甸的古書閃閃發光,其封面上所著著“三十六計”這四個大字。
就在關平集中精神感受時,忽然一張類似說明書的方形紙張遮住古書,上面密布著密密麻麻的文字。
見狀,關平不敢怠慢,連忙用意念仔細查看著紙張上的內容,約莫良久,才算是大致弄清了古書激活的原理,以及作用和規則。
總的來說,古書之所以激活,是要由關平達成特定的成就,然后進行解鎖,每達成一次成就,便代表解鎖了《三十六計》中一個計謀。
古書總共分為三十六條計策,每四個計策為一個階層,共有九階層,至于解鎖的每條計策都不盡相同,故此所實施的效果也不一樣。
實施方式: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以意念的方式默念相應的計策,然后計策會以技能的方式發動。
看罷說明書,關平大致了解了古書的流程以及使用方式。
旋即,發亮的古書自主翻開了第一頁,上面忽然顯現出字跡。
文字為:由于主人獻策據守襄陽,與曹軍隔江對峙,符合隔岸觀火的策略。
故,解鎖第一條計策,隔岸觀火,激活《三十六計》。
正文陽乖序亂,明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勢自斃。順以動豫,豫順以動。?
解釋:此計是運用本卦順時以動的哲理,說坐觀敵人的內部惡變,我不急于采取攻逼手段,順其變,“坐山觀虎斗”,最后讓敵人自殘自殺,時機—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舉成功。
技能介紹:當發動此計策時,可以任意指定二人,隨后被指定者將會陷入短暫的互相猜忌期,如若心智不堅定者,還會互相進行攻伐,其次,如若一方將領對君主心生不滿或忠誠度較低時,在實施策反,或驅虎吞狼等計劃時,成功率將會大增。
(注:此計策發動以后的持續時間,將根據戰場實際情況而定。)
一頁紙張,關平徐徐看罷所有內容,遂沉默不語,開始吸納這些東西。
“哦,原來解鎖計策需要我達成特定成就。”
直到此時古書激活,關平才在說明中弄懂了解鎖計策的原理。
沉吟一番,關平喃喃道“解鎖的第一條計策既是隔岸觀火,等我想想,現在的局勢下,能不能用上這條策略。”
其實,想到這里關平亦是明白了,這個金手指并不是那種無可匹敵的大殺器,只是一種小小的助力罷了!
每條計策可能所代表的不同,其技能的實施也會千差萬別。
任何計策,都只有在特定的局勢下才能發揮固有的作用,并不是通吃的。
“今日軍議,父帥拒絕了我提出的攻取襄陽與曹軍隔江對峙的策略,那接下來不出所料,力取樊城,便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既如此,樊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曹操定然不會置之不理。”
“派遣援軍這是必定的,就怕曹操繼續猶如原史上那般,遣使往江東結交孫權,讓其出兵偷襲我后方。”
思索到此處,關平心中越發肯定,襄樊戰役,關羽軍團北伐,最大的危機并不是來自于前線,而是后方。
“自從上次與孫權重劃荊州以后,我軍便只有武陵,南郡以及零陵三郡的統治權,兵力供養極限也就四萬人。”
“一開始北伐時提兵三萬,創造了水淹七軍的勝績,今日軍議過后,父帥又傳令后方在調遣五千兵馬北上,攻取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