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馬良旬眼望去,周遭諸將皆宛若瘋狂的爭搶著“攻城先鋒”,卻無人能夠意識到,攻取樊城這則計劃,現在實施就是錯誤的。
“江東孫氏,會趁機落井下石,偷襲荊州。”
這一刻,十日前的軍議,關平的這席話陡然浮現在馬良腦海里盤旋著,揮之不去!
沉吟許久,馬良眼神微凝,暗自道“少將軍既說東吳背盟,絕非空穴來風。”
“天下沒有永恒的敵人,亦沒有永遠的盟友,一旦我軍勢大,曹孫必定聯合對付我軍。”
稍微思索,馬良也越發肯定了關平的說辭,此刻取樊城,絕對是引火燒身,非良策!
正當馬良準備站出勸阻時,席地而坐的關羽陡然起身,筆直站立,隨之丹鳳眼賊微凝視,面目嚴肅,高喝著“廖化,即日起,將你本部兵力撤離漢水防線,向北固守湖陽防線,防范曹賊援軍。”
先前,關平只率五千余眾渡江擊襄陽,關羽也不放心他,畢竟是初次統兵,故也命廖化領軍在漢水沿岸巡視,作為關平的后援。
所以,這才是關平的底牌所在,不然一直挑釁,呂常早就率眾出城截殺關平了。
此刻,襄陽亦取,那漢水防線的兵力便能調動北上,增強北部的防御。
原史上,北部防線被徐晃突破,也有荊州軍兵力不足的緣故。
隨即,關羽繼續下令“趙累,吾命你為攻城先鋒,務必奪取樊城,不得有誤!”
“諾,諾!”
號令傳下,趙累、廖化不敢怠慢,立即站出,拱手接令道。
瞧見關羽志得意滿,信心十足的神色,馬良心底一沉,暗道“看來君侯已經被連日來的勝利給蒙蔽了雙眼,渾然不覺如今所處的危機了。”
思索片刻,馬良陡然站出,拂袖而道“君侯,良反對我軍繼續進軍,奪下樊城,與曹軍決戰。”
話音落下,帳中諸將皆不約而同望向馬良那勢單力薄的身影。
此刻,關羽面色亦是陰沉,冷冷道“季常,計議以定,諸將皆以贊同,你何故反對?”
直視著關羽那攝人心魄的凌厲眼神,馬良依舊面色不改,許久后長吐一口濁氣,淡淡道“君侯,先前的軍議,少將軍曾分析過攻取樊城的弊端,良不在重復。”
“良在此只強調一點,那就是君侯務必要派兵回防荊州,加強后方守備,謹防江東偷襲。”
“故此,良建議,讓少將軍領眾返回南郡,親自坐鎮江陵,我相信以少將軍的足智多謀,就算江東傾力來取荊州,也定會保荊州安然無恙!”
事到如今,馬良已經看出關羽取樊城心意已決,不會改變,故此他才會及時調整計略,以推舉關平率眾返回荊州。
從先前軍議關平將取樊城的弊端說出,以及此次十日破襄陽的戰績來看,馬良相信,以關平運籌帷幄,掌控大局的能力,只要能領五千精卒坐鎮荊州,必保荊州無虞!
聞言,關羽面色陡然一變,拒絕道“不行,平兒所領五千精卒是我荊州軍戰力最為強悍的,此為攻樊城之主力,豈可大材小用,回去坐鎮后方?”
“其次,我軍北伐以來,先淹沒于禁、龐德七軍,在則襄陽大捷,我軍此時聲勢正值最強盛時,此時不趁勢取樊城,北上攻伐許都,更待何時?”
頓了一頓,關羽面色忽然露出蔑視的表情,冷哼著“哼,至于孫權小兒,那不過是一群江東鼠輩罷了,何懼之?”
“近日吾也聽聞,駐守陸口的都督呂蒙因病返回了京口養傷,如今接替他職務的卻是籍籍無名的書生陸遜。”
“這不,昨日陸遜才書信于我,對我大肆夸贊吹捧一番,你等說說,此等庸人,可有何懼?”
說罷,關羽順勢拿起案幾上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