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龐德率三百騎士氣勢磅礴,一往無前的正疾馳向吳軍水營越來越近時,城上關平面目之上卻是露著絲絲憂慮。
憂慮的神色上,仿佛上面卻又遍布陰云。
總之,他此時是心神不寧,暗暗擔憂著,深怕龐德此次沖擊吳軍大營,將有去無回!
可雖然明知敵眾我寡,關平卻不得不如此抉擇。
如今,由于關羽所部被阻隔于漢津,并未回防,導致江陵城中守備軍卒不足,勢必要征召百姓協助守城。
但,雙方實力懸殊之大,關平擔心百姓守城時,會懾于敵軍的猛烈攻勢而產生恐慌情緒,反而拖累己方軍卒。
故此,關平才事先與別駕殷觀,猛將龐德商議,等待吳軍圍城后,決定以龐德率城中僅有的數百騎士沖擊敵軍最為薄弱的一方。
沖垮吳軍陣勢,仗著龐德之勇,于萬軍叢中擒獲一員吳將,然后而歸!
如此,關平便能將這則戰報大肆宣揚,告知城中民眾,吳軍戰力不堪一擊爾,一沖即破!
以此來鼓舞人心!
這樣,屆時所征召的民眾上城以后,所受到的恐慌情緒便會極大得到遏制。
至于為何選擇龐德,而不是其余將領。
這也由于荊州軍中,如今唯有龐德乃是西涼人士,極擅長統領騎士作戰,更兼其武勇高強,有萬夫不擋之勇!
故此,他也是此次唯一最合適的人選。
索幸,龐德曾經是曹將,可能在對敵曹軍時,會有絲絲猶豫之心,現在對抗吳軍,關平相信,他肯定能竭盡所能,沖破吳軍大營。
因為,他本身與吳賊并未有絲毫瓜葛,并未有絲毫理由需要心慈手軟。
反之,他走投無路投奔荊州軍,本身便是為了博取功名,如今對戰曹軍,心里有愧。
吳軍既然來襲,為了功名利祿,不用關平提醒,他自然都會力以赴。
這,也是關平十分放心的原因所在。
當然,龐德率眾出城以后,他自然心存擔憂。
畢竟,這三百匹戰馬乃是城中僅剩的,一旦于此次在戰斗中折損殆盡,那日后面對著與吳軍的作戰,陸戰優勢也將化為烏有!
南方不似北方,并不產馬。
可戰馬卻是戰略資源,此時三足鼎立,孫劉皆與曹魏乃是仇敵,曹操自然是嚴格控制邊境,嚴令不準販馬商前往江南販馬。
一經發現,馬商當場格殺,戰馬充軍。
正是這嚴酷的律法,近些年,能流入江南的戰馬可謂是少之又少!
所以,如今騎士軍團對于荊州軍來說,是極為寶貴的,死一個便少一個,連補充的余力也沒有。
荊州軍總計便一千騎士,其中劉備、諸葛亮入蜀,相繼領了四百騎前往,近些年,關羽時常與曹軍激戰,也陸續繳獲了一部分馬匹,荊州軍又擴充至八百余騎。
此戰北伐軍帶走了五百騎,城中謹慎的也只有三百匹戰馬。
短短時間,龐德率眾推鋒必進,距離水營處也近在咫尺!
水營內。
“報?!?
“啟稟韓將軍,我方哨騎剛剛打探到,南門處約莫一支數百余騎的荊州軍正疾馳向我軍大營狂奔而來?!?
“韓將軍,我軍當如何應對?”
聞言,位居主位的韓當不由瞬息愕然,眼神微動,喃喃道“哦,荊州軍竟然主動出戰?”
“斥候可曾打探到敵軍可有后續兵力出城策應?”
此時,聞訊軍情,面目老態,鬢發、胡須皆須白的老將韓當亦不由露出一絲意外之色,徐徐相問著。
話落,傳令兵不敢怠慢,連忙拱手道“韓將軍,斥候并未打探到有其余荊州軍士出城的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