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話音落定。
隨著關平洋洋灑灑提出了自身安撫蠻族的策略以后,府中頓時陷入了沉寂當中。
一時,諸眾遂相互議論紛紛,竊竊私語,或者面露疑慮,沉思起來。
半響功夫。
上首黃權才陡然面色一轉,面向諸眾問著“諸位以為,關少將軍此策如何?”
聞言,馬良沉思片刻,徐徐屹立而出,拱手道“公衡將軍,良以為此策可行!”
“正如少將軍所言,只要我軍將蠻族部落全權遷徙入郡縣,保證漢人不欺凌他們,護住蠻人的基本利益,磨合一兩年時日,便可實施少將軍所提出的漢、胡通婚,以夷制夷。”
“如此,十余載以后,漢胡自然融為一體,免除后顧之憂!”
話到此處,馬良不由眼神微動,望了關平一眼露出絲絲笑容,遂朗聲道“照此看來,我等先前所議論的賞賜蠻人若干財帛等物資,倒也算落了下乘。”
“還是少將軍看的深遠,良自愧不如矣!”
說罷,他便轉身向關平鄭重作揖,神情透露著絲絲的敬佩之色,絲毫不似作偽,此乃真心實意的。
實際上也的確如此,此次如若未有關平的視死如歸,激勵麾下軍士力挽狂瀾,恐怕就算主力軍團能夠成功回防,也不一定能守住荊州不失!
更別說后來的大破吳軍將之徹底圍困,以逼迫孫權割地求和了。
正是于荊州守衛戰見識了關平的有勇有謀,馬良才心生佩服。
他甚至隱隱有預感,關平成長起來以后,能力相比其父,更不逞多讓!
“少將軍,真足智多謀也!”
“我等附議少將軍的撫蠻策略。”
傾刻間,府中諸眾亦是附和著,高聲道。
聞言,關平卻不由受寵若驚,連忙抱以笑容,謙遜著“哪里哪里,小子還當向諸位多學習才是。”
此話一出,這不由讓諸眾更是刮目相看。
“關平果真有將帥之才,相比其父少了一份傲骨,多了一份謙虛,日后有他在,荊州無憂也!”
聽罷,上首黃權微微頷首,暗暗沉吟著。
下方,馬良也同樣暗暗想著“為了荊州的穩定,我當竭盡全力上表主公,讓少將軍接替關君侯的權位。”
半響。
青衫之士馬玄徐徐道“黃將軍,既然安撫蠻軍之策已經確立,那便迅速任命官員前往武陵主持大局吧!”
“不然,一旦長時間沒有對蠻人施以恩惠,難免他們心生怨言。”
“伯常所言非虛!”
“諸位可有誰請命為武陵郡守,負責當地治安政務,緩和漢胡矛盾么?”
話落,黃權遂也不再耽擱,面向諸眾,朗聲問道。
聞言,下首從事潘?f當先站出,拱手道“啟稟黃將軍,?f推舉馬季常為武陵一職。”
“他早年未出仕時,便已經與五溪蠻王沙摩柯交情頗深,此次更是親自勸動了蠻軍相助我軍,擊敗了吳人。”
“?f以為,馬季常十分適合武陵郡守,相信武陵在其治理下,必定會迅速兵鋒強盛,士馬精強。”
“不不不。”
“潘從事說笑了。”
話落,馬良聞訊頓時面色大變,遂立即擺手推辭著。
沉吟半響,他才高聲道“其實以良之見,武陵一職還是應當由潘從事擔任。”
“曾經潘從事便歷任過武陵郡守,將郡內事內政、治安治理得井井有條,經濟繁榮,并且穩住了漢胡間的矛盾。”
“良前段時日能夠說服五溪蠻王沙摩柯相助我軍,除了我們雙方交情以外,亦有漢中王的仁義之名,其次最為重要一點,便是潘從事當初于武陵的總總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