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綏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漢帝劉協(xié)出行。
五月初三,抵達魏王曹操封地鄴城。
五月五日,魏王曹操攜天子之勢,調(diào)集禁衛(wèi)軍、虎豹騎,虎賁營,幽燕突騎等共計步騎五萬余眾,對外宣稱二十余萬眾北進幽州邊境代郡,將出師討伐盤踞于塞外的鮮卑軻比能所部。
魏王曹操離去以后,也命夏侯惇親鎮(zhèn)魏王宮,總督后方,并負責(zé)監(jiān)視天子的動向。
一行北上,沿途官吏皆組織民眾勞師犒軍。
五月中旬之際,北伐軍抵達代郡郡治代縣。
而此時代縣,也成為了臨時王府所在。
曹操歇息居住,以及召集諸臣商討軍議皆出自于此!
府衙中。
此刻,簡易的主位上,面前乃是簡易的案幾,年過花甲的魏王曹操一身黑紅色的王袍,袍上胸前胸后皆刻著道道龍紋。
一條條眉飛色舞的小龍圍繞著一條金燦燦的金色巨龍。
一眼望去,盡顯霸氣!
自從曹操頭疾被治愈以后,野心也是越發(fā)膨脹起來!
曾幾何時,他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除了逼死漢室忠臣荀彧,脅迫天子受封為王以外,其余禮節(jié)倒也未有僭越。
可目前來看,曹操已經(jīng)有了自立為帝,改朝換代的心思。
原本,他知曉自身的頭疾不可治,生命已然無多,便也放棄了在他自己這一代覆滅漢室的想法。
可華佗的醫(yī)術(shù)真的高明到將他數(shù)十年都得不到根治的頭疾給治愈以后,他此時此刻野心也逐漸滋生擴大。
不在局限于王公貴族,而是天子寶座。
他此時為何決議要北征塞外?
其實,這也是有政治的因素。
須知,去歲漢中王劉備、荊州都督關(guān)羽分別于漢中、襄樊取得大捷,大敗曹軍,這無疑大肆打擊了曹軍全軍上下的軍心士氣。
還不極限于此!
漢中王劉備一直以來所打著的旗號便是興復(fù)漢室,覆滅國賊。
甚至北伐的口號更是“漢賊不兩立,王業(yè)不偏安。”
隨著蜀軍的不斷大捷,曹軍接連失利,已經(jīng)讓中原治下境內(nèi)士人產(chǎn)生了動搖之心,開始不那么在看好曹氏的統(tǒng)治,隱約間有觀望的心思。
故此,魏王曹操與諸心腹謀臣一番商議以后才確切下來,要北征塞外,再次取得大捷。
一方面,是向天下人證明曹氏的實力。
另一方面,也是想憑借一場大勝,來洗刷去歲的恥辱!
可現(xiàn)在天下已然三分,呈三國鼎立之勢。
蜀軍才剛剛大捷,大敗曹吳聯(lián)軍,兵鋒威勢正值高漲之際,可謂是兵強馬壯,國富民強。
這時候前去進犯荊蜀之地,顯然并不是明智之舉!
以曹操精明的性子,又豈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至于孫吳,由于先前雙方為了共同對付關(guān)羽軍團,也成功達成了共識組成了聯(lián)盟。
此時,蜀本來就極為強盛,而且劉備的主要攻略方向也是北伐中原,興復(fù)漢室,要是他在肆意攻伐孫吳,那也勢必將激化矛盾,又將吳軍推到對立面。
要是蜀吳再次聯(lián)合,那曹氏局勢便將岌岌可危矣!
思來想去,最終曹操還是決定轉(zhuǎn)移視線,將矛頭指向了塞外盤踞塞外代郡一帶的長城以外鮮卑軻比能所部。
為何劍指軻比能?
這也是由于兩年前,鄢陵侯曹彰與田豫配合,曾大破了軻比能。
這便是威勢所在!
半響功夫,魏王曹操緊盯著堂下左右兩側(cè)屹立著的諸眾,一言未發(fā)!
片刻后,才是鄢陵侯曹彰率先站出拱手高聲喝道“啟稟父王,兒臣愿意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