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侄乃是隴右人士。”
“聽其提起曾經還是追隨過西涼韓遂的。”
聽著衣衫單薄的老者操著一口川話一本正經的解釋著先前那員持棍青年的來歷,這員漢將也是若有所思的思索著。
“這倒是來頭不小,怪說不得勇武不俗,原來是行伍中拼殺過的。”
細細沉吟了一番,漢將喃喃自語著。
這員漢將來歷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正是那員大字不識卻官至大將軍成為蜀漢中期頂梁柱人物的王平。
東鄧芝,南馬忠,北王平。
這是正史對蜀漢三大名將的評價。
王平本是蜀人,曹操定漢中以后隨之歸順,卻在漢中大戰時跟隨徐晃于漢水被趙云擊敗降服。
歸順以后,漢中王劉備賞識自然也沒有虧待他,封其為牙門將、裨將軍,隨鎮遠將軍魏延駐軍漢川之地。
王平率眾駐軍沔陽境內、定軍山以北的陽平關一地,羌胡大舉寇略蜀地,他最先得到消息,便立即派遣斥候回返南鄭稟告將軍魏延。
聽聞羌人自入武都以來頻頻燒殺搶掠,讓各縣百姓生計忽然民不聊生。
一時間,王平內心深處憤怒異常,熱血的沖動下讓其領千余人便直接西進驅逐羌賊。
至于城外山間那漫山遍野的旌旗,仿若暗藏無窮無盡的雄兵,其實都乃假象爾,實則只有幾百漢軍士卒在搖旗吶喊、虛張聲勢罷了!
想了片刻,王平面露微笑,緩緩拾步走去。
“這是你的夫人?”
“嗯……”
應了一聲,先前那員持棍青年連忙擦干臉上還殘存著的淚痕,拱手道“草民參見將軍!”
“不必多禮。”
“你年紀還在我之上,聽聞你曾經在韓遂帳下為將?”
一席話落,青年原本極為悲傷的面色漸漸恢復,強忍著痛處說著“是的!”
“數年以前,韓文約還未敗亡前,我以騎都尉一職留守軍中,后夏侯淵西征涼州、一路橫掃宋健等割據軍閥勢力,韓遂雖在羌胡當中威望不俗,可終究還是難以抵擋。”
“韓遂敗亡以后,我等舊部也是死的死、散的散,只因我不愿投降曹賊爾,才隨波逐流漂泊到了蜀地。”
說到此處,青年又是止不住的淚珠往下掉,面色間再次面露悲痛之色,目光緩緩望向一旁地面上的女子尸身。
良久,才說著“當時正值漢中王北征漢中之際,草民原本想前往投之,可奈何抵達此處時卻由于僅剩的盤纏用盡,當時當真是餓了好幾天,饑腸轆轆,命懸一線,隨時都會死的樣子。”
“也是在關鍵時刻……是她將我領回了家……”
話說到這,青年苦笑一聲,繼續道“將軍,也不怕你笑話,當時聽說了她父母雙亡,丈夫早逝,年紀輕輕就成了寡婦。”
“我一時極為同情其身世,便放棄了投奔漢軍、繼續建功立業的想法,我二人的婚后生活也還算幸福。”
“可沒想到今日……今日……”
話落此處,青年再也忍不住了,忽是雙拳緊握、面露猙獰之色,怒意頻頻攀升。
眼見著這種感覺,王平笑了笑,忽然道“想報仇么?”
“想!”
聽聞這席話,青年咬緊牙關,這個字幾乎是強壓著怒火便從嘴里蹦了出來,隨厲聲道“殺盡該死的羌賊。”
“好!”
“安頓好后事以后便來軍營歸位。”
“謹遵將軍之命!”
招撫青年以后,王平心情大好,遂命各軍士收拾城中亂局并告知羌人主力還在大舉來襲的途中時,城內百姓各個既充斥著畏懼之色又懷著無盡的憤怒!
不用說,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