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王勒耆誠意邀請,翁銳和陰石也是盛情難卻,當晚不但在王宮里享受了一頓樓蘭盛宴,晚上還被當作貴賓安排在禮賓館內,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覺,這恐怕已經是樓蘭國最高的接待規格了。
如此費心,樓蘭王自然有他的考慮,無論是大漢還是匈奴,就算是像影子一樣存在的承天教,現在他都不敢得罪,能夠各方面找找平衡,讓他的族人安享一方樂土,這是他最大的愿望,像翁銳這樣和大漢有著如此密切關系的人他當然不能慢待。
一大早起來,翁銳和陰石就離開了樓蘭城,沒有與任何人告別,他們走得很急,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離樓蘭城約莫兩百多里地沙漠深處一片神秘的綠洲,黑葉洲。
在昨晚國相渾末的故事中,天上一位美麗善良的仙女看到大漠人的苦難,傷心地留下了眼淚,兩行淚水一行化成像她一樣美麗的孔雀河,另一行化成穿梭于大漠深處地計式水,兩條河滋養孕育著這里干渴的人類族群和牛羊,最后都注入了蒲昌海,這就是為什么蒲昌海是咸味的緣故。
孔雀河和計式水雖相隔只有幾百里地,但也難以將這里都變成綠洲,仙女無奈地抖了抖頭發,嘆了口氣,一陣大風吹過,黃沙漫卷,大地震動,仙女頭發落下來的地方就變成了兩條河地一條條支流,水到之處,綠草萌發,牛羊成群,使這片沙漠中最低地地方終于變成一個夢幻般的王國。
在這些支流中,有一條處在遠離大片綠洲的沙漠深處,這條河實在太細小了,引來的水非常有限,形成地綠洲就像一片樹葉,孤單單的象是被誰遺忘在沙漠中一樣,遠遠看去都是黑乎乎一片,所以就被叫做黑葉洲。
因為黑葉洲太小了,還孤懸于其他綠洲很遠的地方,養活不了幾只牛羊,所以也沒人去那里,但仙女的功德是不能被辜負的,終于有一天有人到了那里,發現那里有一個常年都不會干涸的小湖泊,于是就在那里建了自己的城堡,坐地修行,漸漸使那里成了一塊仙地,對外號稱黑葉堡。
關于黑葉堡更多的故事渾末推說他不知道,但明顯可以看出是不愿意說,有了對去往黑葉堡道路和方位的描述,翁銳他們已經心滿意足了。
對翁銳他們來說,這一段路并不太難走,畢竟這是樓蘭國最核心的地帶,兩河之間高高低低散布著一片片綠洲、戈壁,還有不少時不時會出現的一些矮山丘,除此之外,就是一片又一片沙漠,好在有綠洲、戈壁和山丘的間隔,這些沙漠也是散布在其間,不足以擋住人們的去路。
不過這里高低起伏,地貌多變,道路拐七扭八極為復雜,好在渾末的故事說得夠清楚,他們幾乎沒走冤枉路就到了黑葉洲。
站在高高的沙丘之上,你才能感受道自然的詭譎多變,遠遠近近的景色盡收眼底,茫茫沙漠之上,一條細小的河流從遠處蜿蜒而來,所過之處綠草胡楊形成一條細細的綠線夾在層層疊疊的沙丘中間,到了這里忽然被前面更為巨大的沙丘一擋,聚水成湖,在數塊巨大沙丘包圍的低洼處形成一塊綠洲,南北伸展,中間向兩邊凸出,狀如一片樹葉,惟妙惟肖。
翁銳十分感慨,要不是事先得到指引,就算是你到了附近,只要不站在沙丘頂部,你都不會看到這一奇異的景象,藍色的水,綠色的樹和草,還有黃色的沙,就這樣和諧的聚在一處,安安靜靜。
既然到了,翁銳和陰石兩人并沒有急著下去,而是仔細地觀察起這片綠洲,說實在的,這點小小的景色對這片沙漠來說太珍貴了,他們真的不忍心因自己下去而被打破。
翁銳感覺這片綠洲要比他們想象的大很多,前后長約莫里許,中間最寬處也不下三四十丈,湖泊不大,像顆巨大的淚滴嵌在樹葉靠近葉尖的地方,綠洲從湖邊和河邊向外延伸,到了沙丘的底部又被擠到一個個沙丘的縫隙里去,細細尖尖,像極了樹葉的邊緣。
最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