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劍的陣陣寒意。
為了給衛家留下一點血脈,衛青將翁銳找來商量,他覺得次子衛不疑悟性尚可,或許可以成為一個可造之才,讓他將衛不疑帶走,永遠也不要讓他再回來。
此時衛不疑已經十九歲,一表人才,翁銳很是喜歡,而女兒翁嫻也已十七,翁銳有意將女兒翁嫻許給衛不疑為妻,與朱玉商量,朱玉也覺得不錯,遂說給衛青,兩家一拍即合,衛不疑就和溫嫻一起悄悄到了臥龍谷的華陽別院,在這里成親,過起了他們的小日子。
衛青明白,自己能撐多少時間不知道,如若未來萬一有事,想讓自己的兒子躲過一劫,將來能少些牽扯,最好出去連名字都改了,“凡”字就是他給取的,希望兒子未來只做一個平平凡凡的人。
自從臥龍谷華陽別院有了個衛凡,衛不疑就此從人間隱身,說未雨綢繆也罷,說不得已也罷,其實都是衛青和翁銳覺得做一個普通人很好。
對于要做一個普通人的衛凡來說,翁銳對他確實沒有太高的要求,沒有給他教任何自己創立的武功,除了劍術和內功的入門功夫,他只讓他學了衛青創立的忘情劍,他不求衛凡能達到多高層次,他覺得這套劍法在他身上總是個念想。
盡管衛凡不是一個根骨絕佳的練武奇才,但這孩子卻秉承了他父親的頑強與毅力,不急不躁,不但在劍法招數上精研細磨,還將“江湖同游”的詩句當作總訣深思揣摩,時日不多,竟使他的劍法漸見意境,連喜歡東學一點西學一點四處涉獵的翁嫻都已經完全不是他的對手。
看到衛凡的進境,翁銳當然非常高興,既不逼他,也不指點,只是順勢引導,將他理解的忘情劍演繹給他看,并以相同的劍法和他對陣,借以開闊他的眼界和擠壓他的潛力。
衛凡也確實不負眾望,在忘情劍的世界里已經漸行漸遠,不但逐漸展現出揮灑武林的豪邁,還流露出相忘江湖的瀟灑與深遠。
此時的華陽別院,最終也沒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江湖門派,因為翁銳既不想廣收門徒,也不想發揚光大什么,只是靜心將這些年來的所悟所得,還有所見所聞加以整理成冊,對一些心訣心法加以完善,使后世人鉆研好有一些根據。
這里面有自己的,如內功心法“歸一功”,他所悟天樞十三偈中的“混沌初開劍”,“宗物同塵掌”,“熔鐵玄功”,“赤子渾天拿”,“珺九蛟龍吟”,“流云劍”,“元冥神功”,“棄用心經”,“潤芽訣”,還有衛青的“無常劍”和“忘情劍”。
這樣,將天樞十三偈演化成武功或者心法,翁銳完成了九偈,加上衛青完成的就是十偈,最后只剩下了三偈。
燕處超然:千里追春歸,檐下居若惕;雨中剪行倏,巢內悄眠忽;云里穿行急,花間翻飛輕;去留空無羈,超然清風徐。
道法自然:日月逐時居,陰陽一夜藏;徑小連萬里,舟橫斷河江;食得五谷味,童笑鶴頂霜;住行由心起,閱盡不世昌。
天地逍遙:枕邊卷半掩,生死書內簽;廚下煙火浸,釜中百味饞;拂手江湖近,延步胸無劍;閉目花有香,化蝶翩翩然。
雖沒有完成,作為天樞十三偈的一部分也被完整收錄其中,莫珺笑稱這是個遺憾,但翁銳卻表示這也許是殘缺的圓滿。
除了這些,也有別人和別的門派的,天樞、天璣、天工三門收錄的雖不是武功,但也是非常難得的心得語錄,迦南、沙康以及彌虛尊者的武功特點和心法感懷也被記錄在內。
在整理過程中孫庸、季瑜、林楓、鐘鉉、公孫兆等人也都抽時間過來參與過,典籍日漸增多,使當年的藏龍洞已經成了藏經洞,不經意間成了當今江湖典藏武功秘籍和修習法門經典最多的地方,也成了本門弟子向往、江湖人覬覦的地方。
這個過程,也是年輕一代成長的過程,華陽別院的大弟子皇甫少英,翁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