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眾人雖然沒有什么大才,但也大多是家學淵源之人,聽完袁耀的求賢令之后,紛紛贊道
“好!好文章!有主公如此雄文,何愁天下賢才不聞風來投!”
“主公雄文一出,天下賢才定能感受到主公的求賢若渴之心,定會紛紛來投,大事興矣!”
“如此雄文,我等定要全力助主公發布出去,定要讓天下賢才士子感受到主公的誠心!”
……
眾人雖然夸贊如云,不過袁耀并沒有被興奮沖昏頭腦,他也知道自己周邊惹不起的大佬太多,現在還不是鋒芒畢露的時候。
袁耀壓了壓手,讓眾人停下,道“明日一早便將求賢令張貼出去,周邊州郡都要派人前去張貼,不過也不要太過于大張旗鼓,這求賢令便主要張貼在江淮之地和荊州之地,汝南和潁川兩郡也令人前去張貼一些。另外楊弘長史和袁胤叔父那里也令人送去幾份,讓他們設法散布出去。”
袁耀說完之后,看了眾人一圈,最后看向張勛,道“張太守,這件事便交給你去做。后將軍府馬上就要整理完畢,過幾日我便搬過去居住,便在后將軍府旁邊騰空幾個府邸做為招賢館,有賢才來投之后,便登記造冊讓他們居住在里面。小德子,你便負責招賢館的內部事務,要選好人手前去服侍,一定要讓前來的賢才們賓至如歸!”
“諾,我等領命!”
揚州、廬江郡、舒縣,城門之處。
“求賢令賢才,國之寶也!古圣王勞于……任用之,以圖至治!”
“好文章啊,真是好文章!沒想到那袁耀不僅有用兵之能,竟然還能寫出這等好文章,真是文武全才啊!”
“袁氏擅自稱帝狼子野心,我看那袁耀不過是不過是一丘之貉罷了,就算是有些才能,也是禍國殃民之輩!”
“兄臺此言差矣,袁術死后,袁耀已經廢除國號帝號,稱帝之事乃是袁術擅自而為,又豈能怪罪到袁耀身上呢?”
……
過往士子百姓看到求賢令之后都紛紛議論了起來,這些喧嘩聲正吸引到了一名士子的目光,只見此人劍眉星目、儀表英俊,身著一身黑色士子文袍,看起來極為儒雅不凡。
這名士子沒有管周圍的那些議論聲,上前默然的將求賢令看了一遍,看完之后,此人大吃一驚,心中暗道那袁耀竟然寫出如此雄文,天下賢才看后定會聞風來投!袁耀有用兵之能又求賢若渴,如今占據廬江也有了崛起的機會,將來未必不能成就一番功業!難道袁氏果真得天下氣運,否則怎會在這般情況之下仍能復起!看來自己不用急著前去許昌了,先去壽春見識一下這個袁耀也是不錯。
荊州、南郡、州治襄陽城。
荊州本就是士林匯聚之所,作為荊州州治的襄陽城,那更是士子如云、豪杰如雨,袁耀的求賢令張貼在襄陽之后,立刻便引起了很大的議論風潮。
一座尋常酒館之內,幾名士子就正在議論此事。
“賢才,國之寶也!沒想到那袁耀竟然有如此求賢若渴之心,若不是顧慮家中妻兒的話,我倒是想去那壽春一試了。”
“我看兄臺還是不去為妙,壽春位于豫州、徐州和江東三者中央,那曹孟德、劉玄德以及孫伯符可都不是易于之輩,我看那袁耀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早晚會被這三人所并,壽春可不是英雄用武之地!”
“我看倒是不然,那袁耀已經攻下廬江郡,豫章郡和江夏郡都會成為他的用武之地,若是他能得其時的話,未必不能成就一番功業!”
“哎,只是如此一來,我荊州便要多事了啊!”
“喝酒喝酒,這些事情不用我們考慮,我們……”
……
這幾名士子的議論聲倒是令酒館內的一名英雄做下了決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