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舒河畔,萬里無云,剛剛升起的朝陽懶散的將陽光灑在河面之上,水靈平緩如鏡絲毫不見波瀾,袁耀率領大軍來到河邊,大軍行進的步伐震落了岸邊的石子,也打破了河畔的這份寧靜。
袁耀看著魅力平靜的龍舒河,輕聲嘆道“今日過后,恐怕此處就再也看不到這份美麗和平靜了,可憐龍舒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就在袁耀看著龍舒河暗自感嘆的時候,只見下游方向快速的駛來了百余艘小船,這些小船都已經經過改造,船艙上面都蒙上了厚厚的木板,百余艘小船行駛到此處橫在河道內首尾用鐵索相連,最后再將兩邊的船只固定在碼頭上,這些小船便變成了一座簡易的浮橋。
“傳令,開始過河,死士營先過。”
三千死士營沿著浮橋快速的渡過龍舒河,對岸的伏兵并沒有殺出來。
袁耀輕笑一聲,道“三千鐵騎再次過河!”
三千鐵騎應命而出踏上浮橋再次緩緩渡河,三千鐵騎渡過之后,對岸的伏兵還是沒有殺出。
袁耀也明白他這邊過河的兵馬數量越多,那么他身邊的兵馬數量也就越少。
袁耀見對岸的伏兵還是沒有殺出,再次一笑,道“哼,胃口還挺大,這是準備要將我也留在此地么,李嗣業你親率三千步卒過河!”
李嗣業聽到袁耀令他也過河,遲疑的說道“主公,這……”
袁耀擺手一笑,道“嗣業不用擔心,有再興在我身邊,我的安全無虞,再不濟我也可以從浮橋上過河去對岸。”
李嗣業見袁耀都這么說了,只能躬身領命,道“諾,末將領命!”
李嗣業應命而出,點出三千步卒跟他一起過河。
就在李嗣業率領三千步卒大半到達河對岸剩余的小半也都在浮橋上的時候,忽然看到上游方向竟然有十余艘火船水流而下,直向著河道里面的浮橋沖撞而來。
浮橋上面的軍士看到火船撞來,都連忙加速向著對岸急奔,眾軍士慌亂之下,不過一會兒的功夫便有十余位軍士被擠下了浮橋掉入水中。
“殺啊!活捉袁耀打下壽春!殺啊!……”
正在袁耀大軍驚慌失措的時候,兩岸叢林之中埋伏已久的伏兵終于殺了出來!
龍舒河北岸也就是袁耀這邊,殺出的兵馬乃是黃射率領的一萬五千江夏軍和劉偕偏將率領的五千廬江軍殘部;
龍舒河南岸,殺出的兵馬乃是以劉越為首的一萬五千劉氏族兵和劉偕親自率領的五千廬江軍殘部;
整整四萬伏兵直向著已經被分為兩部的袁耀大軍席卷而來,聲勢震天!
“結陣!”
袁耀早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一聲令下,五百重甲鐵騎上前護在袁耀身旁,七千步卒以五百陌刀兵為核心組成戰陣護在前方,三千鐵騎分為兩部護在軍陣兩翼,整支兵馬片刻之間便背靠龍舒河組成戰陣。
黃射沒想到袁耀大軍竟然這么快便列成了軍陣,心中暗罵道特么的,遭遇伏兵還能這么快列陣,這也太沒天理了吧?
黃射看到已經失去了直接沖散袁耀大軍的時機,靈機一動,勒住戰馬讓大軍停下,打馬上前幾步,大聲喝道“袁耀,你已經中了我大軍埋伏,如今插翅難逃,還不趕快下馬受降!”
袁耀看了看遠處,霍峻所部的兵馬還沒有殺出來,便也起了心思,打馬上前高聲回道“我若是投降,你可能保住我的性命?”
黃射沒想到自己隨口一問竟然還特么的有門,頓時心中大喜,袁耀若是向自己投降,那這廬江郡和九江郡就是自己的了!
至于其他人?
哼,若自己吞并了袁耀的兵馬再讓父親發兵支援,誰能是自己的對手!
黃射立時回道“袁公子放心,你若是率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