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豫章郡,南昌城。
孫策率軍從吳郡到達彭澤后,和駐守此地的兵馬合兵一處,六萬大軍從水陸兩路直撲豫章郡治南昌城。
江東大軍到達南昌,孫策令大軍在城北二十里處扎營,然后找來虞翻,道“華歆雖然名傳于世,但論起用兵之道,他絕非是我的對手。如今我親率大軍兵臨城下,這豫章郡我是勢在必得,只是金鼓一震、戰局一開,到時必定生靈涂炭、玉石俱焚!”
“豫章郡是我江東故地,我不想再看到家鄉百姓遭受戰亂之苦,因此可以給他一個機會,若是他開城投降歸附與我,我定以上卿之禮待之!你先進城去,把我的意思說給他聽,華歆是一個識時務的俊杰,他會知道該如何選擇的!”
“諾,臣領命,有主公率領大軍在此坐鎮,臣定為主公說服華歆舉城來降!”
虞翻領命而去,單騎直奔南昌城,華歆聽聞虞翻單騎來見,心中極為震驚,連忙令人將虞翻帶來。
虞翻進入太守府大殿之后,華歆冷聲問道“你主興大兵直奔我南昌而來,你我兩家馬上就要兵戎相見,此時你單騎來我南昌所為何事,難道是要尋死不成?”
虞翻大笑幾聲,回道“哈哈哈哈,明公說笑了,我此行南昌是為救明公和這滿城性命而來,明公又怎會殺我!”
華歆氣極反笑,道“呵呵呵呵,你主興兵攻我城池,你卻說要救我全城性命,難道你還能勸說你主退去不成?”
虞翻撫恤而笑,回道“不知在下可能詢問明公幾個問題?”
華歆冷著臉沒有說話,虞翻見此,接著說道“明公,您自認為海內名聲比我會稽郡王府君王朗如何?”
華歆沉吟片刻,道“王府君名勝遍布四海,我遠遠比不上。”
虞翻又接著問道“那豫章的錢糧、武器、士卒與我會稽郡相比呢?”
華歆哀嘆一聲,道“皆不如也。”
虞翻對華歆拱手一拜,道“,明公,您說您的名聲不如王府君,這是您的謙詞,但精兵不如我會稽卻是大實話,我主吳候智略超世、用兵如神,之前趕走劉揚州的事,是您親眼所見,往南平定會稽郡之事,想必您也有所耳聞。現如今您獨守孤城,既然您已自知錢糧不足兵士不精,那為何不另謀生路呢?”
“如今我主親率大軍而來,這豫章郡我主是勢在必得!只是豫章郡乃是江東故地,我主不愿再看到家鄉百姓遭受戰亂之苦,這才令我前來勸說明公獻城出迎,若是明公愿意獻城,我主定會以上卿之禮對待明公!在下言盡于此,還請明公仔細思量!”
虞翻說完之后,隨即拜別告退,華歆心中此時也有了獻城之意,因此并沒有虞翻,而是令人將他恭送了出去。
第二天,孫策親率大軍兵臨城下,華歆帶著豫章郡官員守軍出城相迎,豫章郡自此平定大半,歸于孫策所有。
南昌城到手之后,孫策令大將太史慈引五千兵馬南下前去收復豫章郡南部諸縣,又令華歆仍為豫章郡太守,大將孫賁為郡尉率領五千江東兵馬坐鎮南昌,又將原駐守南昌的一萬郡兵充入自己大軍之中,遂親自領軍離開南昌進駐艾縣虎視荊州的江夏和長沙兩郡。
荊州、南郡,襄陽,荊州牧府。
州牧府大殿之中,一名身高八尺有余,姿容甚偉、滿目威嚴,鶴發銀須、年近花甲的老者坐在上位之上,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單騎入荊襄以一己之力平定荊州的荊州牧劉表劉景升!
州牧府大殿之內,眾多荊州文武如荊越、荊良、伊籍、蔡瑁、張允、文聘、王威等人分列兩側,可謂是群英薈萃、高朋滿座。
劉表年近花甲又體弱多病,身上早已經沒有了他單騎入荊襄之時的氣魄和精力,議事進行了一段時間,劉表就有些犯困了,聽到眾文武將那些瑣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