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兵馬里應外合擊敗敵軍!”
“不過此策的危險之處便在于我丹陽大軍能不能順利到達春谷一線,如今李嗣業所部兵馬仍然不知行蹤,他最有可能出現的位置便是當涂至蕪湖一線,因此此策乃是風險最大的計策,明公不可輕易取之。”
“其二,明公可率軍經溧水、高淳一線直撲宣城縣,便如方才信使所言,柴桑水師大營南面易守難攻北面易攻難守,只要我大軍能夠順利到達宣城縣,便可和宛陵兵馬前后夾擊大破甘寧所部兵馬。只要擊敗了柴桑水師,我部大軍和宛陵兵馬便再無牽制,到時兩軍合兵一處再攜大勝之勢直撲春谷,必可一戰覆滅袁耀所部過江兵馬扭轉戰局。”
“不過此策的危險之處仍在于不知所蹤的李嗣業所部兵馬,除了當涂至蕪湖一線外,李嗣業所部兵馬最有可能出現的位置便是溧水至高淳一線,我大軍貿然前往宣城,很容易遭到敵軍的伏擊,此策風險和機遇各占一半,明公可奪情取之。”
“除了這兩個方向之外,我大軍最后的出路便是向東北方向直奔曲阿丹徒一帶了,我大軍若至此處,便可和諸君吳縣的周瑜所部大軍連成一線,如今我江東已至生死存亡之際,曹操雖然還要大戰袁紹,但是他亦不會坐視我江東戰敗而不管。我大軍到達之處之后,便可向曹操求援,請其令徐州兵馬發兵江都為我大軍策應,如此可保吳郡之地安然無恙。”。
“此策勝在安,若是曹操肯于發兵的話,當可保吳郡之地。不過明公若是采用此策的話,春谷大營的三萬水師失去援兵定然難逃軍覆沒之危,明公便等于是放棄了丹陽郡之地,最后即使保了吳郡,恐怕主公也難逃世人罵名!”
吳景幕僚說到此處,躬身一拜,道:“瑾才學淺薄,只能為明公想出如此三策,至于我丹陽城該如何發兵,還請明公三思而后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