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的時間流逝而過,經過這段時間的忙碌,袁耀終于清掃完了江東之地的各處匪患,并將江東之地的吏治整頓一清,基本上算是完成了對江東之地的初步治理。
在袁耀安撫江東的這段時間,天下大勢也發生了重大的轉變,曹操大敗袁紹、劉備等勢力,一舉躍升為天下第一諸侯,之前的天下霸主袁紹氣勢不在,如今不過是在河北待死罷了;劉備在汝南大敗之后,遂率部依附劉表,并擊退了曹軍的再次試探,成功的招攬到了諸葛亮作為軍師,其初步勢力也已經基本成型。
江東之地安穩之后,袁耀遂親率大軍和江東降臣再度返回皖縣。
次日,袁耀召集各地官員和將領前來議事,并重新安排各地太守及各方兵馬,以應對當前局勢。
袁耀自領揚州牧、后將軍之位,并自表為越候!
令張勛為九江太守;吳景為廬江郡守;虞翻為江夏太守;陳登為豫章太守;陸遜為會稽太守;楊弘為丹陽太守;諸葛瑾為吳郡太守:顧雍為廣陵太守。
從江東降卒之中選拔精銳之士整編為三萬水軍和五萬步甲(含陸遜和岳云所部的一萬五千新軍。),并分配與各地軍中。
以淮水為線成為淮水戰區,李嗣業為淮水戰區大都督,其麾下有其親自統率的兩萬虎賁軍、霍峻所部的一萬兵馬、黃忠所部的一萬水軍以及江東降將太史慈所率的一萬兵馬,共計五萬大軍;
以山越周遭地區為山越戰區,陸遜為山越戰區大都督,其麾下有其親率的一萬兵馬、岳云所部的一萬兵馬及蘇飛所部的一萬兵馬,共計三萬大軍。
以江夏郡、豫章郡等和荊州交接之地為荊州戰區,岳飛為荊州戰區大都督,其麾下有其親率的兩萬兵馬(一萬江東降卒沖入其中),魏延所部的兩萬兵馬,張定邊所部的一萬兵馬和一萬水師及江東降將呂蒙所部的一萬兵馬,共計七萬大軍;
并在皖縣附近布下重兵為近衛軍團,袁耀本人暫時統領近衛軍團,其部有楊再興所部的兩萬親衛軍,張須陀所部的兩萬兵馬、江東降將周瑜所部的兩萬水師及甘寧所部的兩萬水師,共計八萬大軍。
地方各郡之內,僅保留五千郡兵作為日常護衛和剿匪之用,郡兵由各郡郡尉統領,但是無郡守之令,郡尉不可擅自出兵!
袁耀治下之地為揚州六郡之地及廣陵郡和江夏郡之地共八郡之地,這八郡之地以越候府為最高統治機構。
袁耀在越候府設立六個部門,計戶部、禮部、兵部、吏部、工部和刑部六部助其掌管治下軍政之事,分別為吏部主事劉曄、兵部主事龐統、戶部主事張纮、刑部主事狄仁杰、禮部主事魯肅、工部主事因無合適之人,便由劉曄暫時提領工部之事。
吏部掌管治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戶部掌管治下的戶籍財經等事務;禮部為,考吉、嘉、軍、賓、兇五禮之用,主要掌管和各地諸侯及周邊蠻夷各國的往來之事;兵部掌管選用武將、兵籍、軍械、軍令和謀劃軍事行動等事務。刑部主管治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等事務;工部掌管治下營造工程事項等事務。
袁耀自表為越候,并開府建制,算是正式成為了天下諸侯之一!
曹操雖然對袁耀的行為極為不滿,不過他此時雖然已經擊敗了袁紹,但是他還沒有攻下袁紹所占據的北地四州之地,袁紹勢力死而不僵根基猶在,在沒有攻下北地四州一統北方之前,曹操還不敢和袁耀交惡。
為了防止袁耀和袁紹聯合起來,為他徹底擊滅袁紹勢力一統北方之事帶來額外的困難,曹操便咬牙接受了袁耀的上表,讓天子下詔加封袁耀為越候!!!
……
就在袁耀接受天子詔書正是開府建制之時,久違的系統終于再一次發出了聲音。
“叮!恭喜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