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志才看著三十六計,忍不住感嘆道“主公對軍事的理解,我不能比擬啊!”
“軍民相親,牢牢掌控遼西郡和遼東郡,主公真有手段;士兵作風有問題,就打算配備參謀,在管理作風的同時,還能給主將提意見,這樣,軍隊就更團結了;雖然只是草創軍校,但軍官進修,無形中就給軍隊將領羈絆,厲害!”
戲志才對呂布佩服不已,呂布的隨意之舉,就蘊含大智慧,這讓戲志才更認可呂布。
……
右北平公孫瓚府邸,公孫瓚,公孫越,嚴綱,田楷,單經,鄒丹等人坐在一起,商議著事情。
嚴綱道“主公,鎮北將軍呂布即將大婚,我們該如何行事!”
公孫瓚道“我和呂布不過泛泛之交,去不去都行。”
其實,公孫瓚沒有說明,呂布縱橫天下,無往不利,而自己,征戰鮮卑幾年,都沒能奈何鮮卑,但呂布一出手,鮮卑就名存實亡。
田楷道“主公,呂布畢竟是鎮北將軍,在北方還算有實權,而且我們不去,天下人會帶有惡意來揣測主公,對主公名聲不利!”
鄒丹反駁道“主公,你不到呂布的婚禮現場去,就是不愿意巴結呂布,這樣,天下人只會敬佩你,怎么會惡意相向呢?”
公孫瓚有點意動,說實話,他對于呂布有點不服,他認為,呂布打仗從不真槍真刀的打,這樣即便是贏了,又有什么值得稱道的。
單經道“主公,呂布實在是囂張跋扈,他擠掉原遼西太守,派自己的人做了太守。這樣的事,有一就有二,我們要提防呂布,而不是迎合呂布,不然,說不定那天,呂布就會用同樣的方法拿下北平。”
公孫瓚急道“他敢!呂布之事不要再提了,同位大漢太守,我公孫瓚沒有必要理會呂布。”
……
西涼,董卓的軍帳里,董卓對李儒說道“呂布太能打仗了,如果繼續下去,我們這些武將還怎么晉升職位,李儒,你說,我們該如何應對。”
李儒說道“岳父,呂布已經不可怕了!”
董卓說道“為何?”
李儒道“呂布聲威越來越大,忌憚他的人就越來越多,如此,不用我們對付,就有人對付他。”
“而且,呂布功勛卓著,朝廷上下立馬就會壓制呂布,甚至,劉宏都要壓制他。”
董卓點頭,說道“看來,張舉張純是不用呂布對付了,呂布將不受重用了。”
李儒道“如此,岳父何不派人追回出使遼東的屬下!”
“呂布既然不受重用,那我們和他來往,不就會被人說,我們是呂布一伙的,這樣,岳父的晉升之路不就受阻了嗎?”
董卓說道“對,你趕緊派人追回使者,我們和呂布之間,還沒有到要派使者的地步。”
李儒道“岳父英明,岳父不過是想提醒呂布,注意鮮卑族,別人鮮卑人俘虜大漢百姓罷了,如今,鮮卑之患解除,自然不用再派出使者通知呂布了。”
……
天下間,派人來為呂布大婚祝賀者可謂寥寥幾人。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冀州甄家就開始為呂布造勢,為此,甄家大張旗鼓地臨時組建一支隊伍,在遼東郡襄平城活躍起來。
……
呂布要大婚了,不過,遼西郡和遼東郡卻沒有什么改變,建設從未停下,官員大將該干嘛就干嘛!最多不過是派出使者,來襄平城祝賀一番罷了。
這是因為,呂布宣稱要節儉,而且呂布還說,自己的喜事,何必要給別人添麻煩,愿意來就來,不愿意來就算。
本來,呂布如此說了后,手下都表示要親自來襄平城,為呂布祝賀的,不過,呂布知道后,卻不情愿第說道“有那份心意就行,何必要連自己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