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寧元年(劉辨改了年號)九月初一甲戌日,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威逼百官同意,立劉協為新帝,廢黜皇帝為弘農王。
消息傳出之后,袁紹等人聞訊逃離洛陽城,不知去向?
董卓親近曹操,侍中周毖,校尉伍瓊等人,因此,宴請他們,且對他們說道“袁紹逃離洛陽,對我們是好是壞呢?”
周毖說道“袁紹憤憤而去,我們要是派人追殺他,反而得擔心激起變故,何況,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要是袁紹號令天下黨羽,山東地區當不再屬于董公的了。董公不如赦免袁紹,封袁紹為一郡太守,袁紹喜于免罪,再不會成為董公的禍患。”
伍瓊說道“袁紹好謀無斷,不足為慮,董公能安撫他,則天下民心必然歸董公!”
于是,董卓派人去封袁紹為渤海太守,而且,其他有名望的人,董卓多有封賞,比如,袁術就被董卓封為南陽太守。
弘民王劉辨頒發讓位詔書后,尚書丁宮主持廢立儀式,太傅袁隗親自把廢帝弘農王,身上佩帶的璽綬解下,進奉給陳留王劉協。劉協即位,改元為永漢,是為漢獻帝。
然后袁隗扶弘農王下殿,向坐在北面的新皇帝稱臣。見此情景,群臣心中悲痛,但皆不敢言。
弘民王劉辨,自宮變之后,木訥無比,有口不言,因此,有些大臣都認為他已經癡呆了。
隨后,董卓自署相國,又自稱貴無上,性極殘忍。且洛中顯貴,多金帛財產,家家殷積。卓縱聞之則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謂之搜牢。
弘民王劉辨被廢帝后,董卓把他和他的妃子唐姬困在永樂宮中。這時,弘民王自宮變后,才和唐姬居住在一起,于是,唐姬發現了弘民王的異常,不過沒有聲張。
只是,這假的劉辨,見到唐姬的美貌后,一發不可收拾,竟然欲行不軌,唐姬不從,以死相逼,假的劉辨才沒有得逞。
某一天夜里,李儒按照董卓的命令,抬著毒酒,來到永樂宮,欲毒死弘民王和唐姬。
不過,李儒進入永樂宮后,宮殿柱子背后,突然出來一個侍衛打扮的人,把李儒打暈。之后,這人換上李儒的衣服,且把李儒堵口且捆綁著藏起來。
原來,呂布早有安排,他派無影潛入洛陽城中,混進禁衛軍中,成為其中成員,等待著李儒毒殺弘民王時,才突然行事。
這時,董卓和李儒志得意滿,必然會大意,如此,無影就可以救出弘民王了。
無影趁著黑夜,假扮李儒,用李儒的名號,把假的劉辨和唐姬打暈帶出洛陽城了。
無影出城沒多久,他們收買,且和董卓有仇的禁衛軍士兵,就火燒永樂宮,且趁機逃走了。
董卓得知消息后,立馬帶兵進入皇宮,同時派人救火。這時,有人找到草叢中的李儒,不過,李儒昏迷不醒的。
董卓看著昏迷不醒的李儒,便讓人用冷水潑醒李儒,李儒昏昏沉沉地醒來。董卓卻大聲道“李儒,這是誰干的,你如何昏迷在這里,其中發生了什么事!”
這時,李儒已經徹底清醒了,于是回答道“主公,屬下毒死劉辨和唐姬后,高興不已,不過那時突然出現一個人,把屬下打暈了,之后的事,我屬下就不知道了。”
董卓怒道“豈有此理,居然有刺客混進宮中,看來,得派西涼軍來守衛皇宮了!”
“李儒,你說說,這事究竟是何人做的。”
李儒說道“主公,有兩人值得懷疑,一個是呂布,一個是王允。”
“呂布突然來洛陽,還救駕了,這本身就值得懷疑,而且,他只帶回劉辨和劉協,那么何皇后和張讓突然失蹤,絕對和他脫不了干系。而且,呂布曾襲擊過洛陽作坊。”
“至于王允,屬下聽說,他很早就認一個厲害的劍客王越為族人,那王越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