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靈進攻淮南一帶,居然沒有受到什么抵抗,便率軍占據廬江,九江等淮南地區,消息傳來,袁術興奮異常,立即起身,帶著家眷和眾屬下,浩浩蕩蕩地遷徙淮南地區,還準備把治所安置在壽春。
公孫瓚見中原紛亂,便帶著大軍出征會稽郡,打算把會稽郡納入自己治下。這樣一來,公孫瓚治理的地區,東面和南面臨海,消除了一些隱患。此時的會稽太守王朗,得知公孫策來犯,便率軍阻擋。
王朗以前是陶謙的手下,不過因為勸諫陶謙,不可如河北地區一樣大興宗教,給人民帶來疾苦,惹怒了陶謙,被罰為庶民。后來,何太后得知道王朗的遭遇,認為他是一個愛民之人,便讓劉辯任命王朗為會稽太守。
王朗陳兵于山陰之野,等待著公孫瓚大軍到來。公孫瓚引兵到,兩陣對圓,兩下鼓聲大震,王朗大軍和公孫瓚大軍對戰起來。
不過這時,王朗軍陣后方卻大亂起來,王朗站在車上回望,見一彪人馬從己方陣后殺來,因此軍陣后方才出現混亂。王朗大驚,他沒想到公孫瓚居然不和他對戰,使出這種陰損手段。
王朗見前軍和后軍皆亂,知道自己已經敵不過公孫瓚,便帶著虞翻和周昕,殺出一條血路,慌忙退走城中,拽起吊橋,堅閉城門。
公孫瓚見狀,下令大軍圍城,日夜不停地輪番攻城,同時派兵擊退來援之敵,和王朗對峙起來。公孫瓚打算先消滅王朗,再舉兵奪取會稽郡。
荊州境內,蒯越和蒯良已經多次勸說劉表舉兵攻打袁術,取回南陽郡,但劉表猶豫不決,既不拒絕兩人,也不同意兩人意見。
話說,趙云和張濟兵敗逃回的消息,傳到董卓耳中,董卓是氣得須發皆張,眼睛瞪圓。董卓召來李儒劈頭蓋臉地罵道“李儒,你不是說馬騰他們能擊敗王匡嗎?怎么如今馬騰和韓遂背叛,趙云和張濟兵敗逃回,你說這是怎么回事?”
李儒小聲說道“回相國,馬騰和韓遂剛剛出兵就反叛,是我沒有料想到的,如今,馬騰他們既然反叛了,不如把他們的家眷,和他們軍中將士的家眷都斬殺了。”
“我倒想看看,斬殺這些人,馬騰和韓遂,還怎么統領部下。”
董卓說道“這兩個反復無常的卑鄙小人,我好心收留他們,他們卻要反叛我,李儒,你親自帶兵,把馬騰他們留下的家眷,都斬殺。”
李儒得令,立馬帶著飛熊軍,包圍馬騰他們安置家眷的地方,然后率領士兵,進行屠殺。這一次屠殺持續半個多小時,被屠殺了四五萬人,血腥味飄散幾里。
李儒殺了馬騰他們的家眷,才舒服了些,他是真的沒想到,馬騰居然不顧這么多人的死活,反叛了朝廷。
隨后,李儒不顧沾染的血腥,面見董卓說道“相國,如今只有讓天子親征,才能擊敗王匡,然后占據豫州其他地區。”
董卓說道“如此也好,天子天天吃我的糧食,穿我的衣服,也是時候,讓他做點事情了。”
于是,董卓召開朝會,開門見山地說道“呂布多次逼迫,使得天子兩次遷都,如今,又是進行遷都的時候了。”
張溫出列,阻止道“相國,遷都之事萬萬不可,敵人尚未威逼京師重地,相國便要遷都,這事情傳揚出去,大漢威嚴何在,相國威嚴何在,朝廷以后還如何號令天下?”
董卓見了張溫,想到以前討伐北宮伯玉時,張溫和自己的矛盾,立馬拔刀砍殺張溫,說道“誰敢阻擾國家大計,伏尸于此。”
群臣見狀,人人顫抖,甚至有些人匍匐于地,被董卓嚇破膽了。不過,董卓的親近越騎校尉伍孚,卻顫抖著,站起身來靠近董卓,結巴地說道“相國……遷都,是中興大漢……之舉,我們應該支持。”
董卓把刀回鞘,大聲說道“這才對嘛!如果不是國家危急,我會遷都嗎?你們不想車馬勞頓,難道董卓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