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是二合一,請喜歡的書友們投票支持!)
西大街變成了一個大工地,建筑工絕大多數是從東北回來的農民工。
結了婚的晚上可以摟著老婆睡,用不著擔心老婆摟著隔壁老王睡,不要太幸福喲!
工地上的建筑工一開口就是葷話,無非是某家媳婦有相好的,某家公公爬灰,哪家嫂子偷小叔子……
基本上都是胡扯淡!
這些人的共同特點就是特別能吃苦耐勞,都說在家門口干活兒吃得好,用不著“劈油花”。
“劈油花”是三水縣土話,也不知道是不是這三個字,故事來源于去東北做建筑工的農民。
八零年春天開始,都是各鄉鎮組建的建筑隊去東北,人數恐怕有一兩萬。
都懷揣著掙大錢回家砌房子、娶媳婦的美好向往,當然要處節省,如果伙食好了,回家后分到的錢肯定少。
都是棒小伙,成天吃白菜、干飯肚子里沒油水,有的人就早早的在食堂等著打免費的湯。
這時的湯桶里都漂了一層油花,最先打湯,就可以多“劈點油花”,由此可見他們該苦成什么樣子。
往往去過東北的農民工回來后都有自豪感,認為三水縣人比絕大多數北方人勤勞多了。
三水縣建筑工確實可以自豪,干活兒絕不含糊,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都超過十個小時。
投資拉動內需是必然,黃瀚估算過,西大街僅僅土建的花費就不低于一個億,加上裝修、置辦家具、辦公用品應該超過一點五億。
這一點五億投資下去,拉動起的連帶產值恐怕會超過五個億。
三水縣八四年底八五年初肯定會有更多單位、更多個人賺到了錢。
土建一個億,基本上被三水縣自己的二三十個建筑公司瓜分。
這時沒有建筑工程必須招標、第三方監理的規定,肯定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這些建筑公司哪怕都是看一成的良心利潤,也有一千萬可以分。
何止是建筑公司利潤凈增加,各鄉鎮的磚瓦廠,三水縣水泥廠都在滿負荷生產,依舊是供不應求。
液壓元件廠也輕輕松松拿到了十幾萬訂單,“全力”牌閥門系列是入了國家大工程目錄的,三水縣商業街工程當然要優先選用“全力”牌。
這單生意做得容易,不僅僅是因為“全力”牌質量好、名氣大,還因為縣領導都有地方保護意識。
縣里的大工程當然盡可能采購本地產品,除非質量實在不堪。
直接、間接通過這個大工程賺到錢的人有好幾萬,第一受益者應該是拖拉機手,活兒多得干不完,就怕拖拉機趴窩。
還好絕大多數拖拉機就是柴油機廠生產的“惠農”牌,姜書記親自蹲點柴油機廠成績斐然。
為了保障運輸,柴油機廠的售后服務人員增加了三倍,承諾本縣范圍,接到維修電話,四個小時內到場維修,本省范圍一天內。
質量過得去,價格適中,具備服務意識,“惠農”牌拖拉機當然會大賣,如今的月產量達到五六百輛還供不應求,今年柴油機廠產、銷雙過億板上釘釘。
第二受益者就是磚瓦窯的計件工,每個窯口附近自然村的勞動力全部上陣,連半大孩子都幫著家長干計件,但產量還是遠遠趕不上西大街工地的需要。
于是乎,從外地船運磚瓦、水泥、黃沙石子成為了鋼鐵掛漿船的主要任務,只要運到碼頭,立馬能夠拿到錢。
在三水縣的帶動下,鄰近十幾個市、縣的磚瓦廠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發展得很快。
第三受益者就是用不著技術的碼頭苦力,好家伙,幾十個大小碼頭上恐怕有一萬多裝卸工,都是農村人,不僅僅有婦女,甚至于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