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年的國慶節已經過了中秋,恰逢好天氣,秋高氣爽萬里無云
上午,插滿紅旗掛了許多紅燈籠的三水縣西大街紅艷艷熱鬧非凡,人民群眾喜氣洋洋。
各鄉鎮的鑼鼓隊、秧歌隊、舞龍、舞獅子、踩高蹺的隊伍,紛紛游街。
諸多人民群眾自發組團參與游行,人人都穿上了新衣裳,真心的笑容蕩漾在臉上。
誰不希望家鄉好?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三水縣這幾年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高樓林立的商業步行街讓所有的三水縣人感到了光榮。
以前的人民群眾喜歡用“小上海”形容哪個地方好或者繁華。
現在沒法形容了,因為單看西大街扎堆的新大樓,已經不亞于“大上海”的南京路。
實驗中學、實驗小學的師生們也組成方陣拿著花束游行……
黃瀚感嘆還好現在是初三學生,要不然也得穿上白襯衫、藍褲子戴上鮮艷的紅領巾臉上涂腮紅舉著假花游街。
九點多鐘,三水城里萬炮齊鳴,省一把手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
其他內容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鼓勵人民群眾搞活經濟。”
獻禮儀式結束后,省領導都沒離開,不但逛了步行街還買了商品。
領導們當然不可能買亂七八糟的東西,他們去西大街“事竟成飯店”吃工作餐時,看到了樓下“悠然齋”的雅趣,來到店里購物,一時間把陶元明激動得說話都結結巴巴。
領導們見怪不怪,依舊談笑風生,還問了問陶元明的情況。
得知他是分流的四零五零大齡職工后,肯定了陶元明不等不靠,自某職業的精神。
三個省領導瞧上了手繪的折扇,各買了一把,他們無一例外挑選了有黃道舟題字的水墨山水扇面。
陶元明知道好歹,根本不肯要錢,要送給大領導們。
人家來逛逛就是為了與民同樂,哪有可能買東西不付錢?
陶元明趕緊偷偷地把輪峰回筆作品標價一百塊的標簽塞口袋里。
他一口咬定,扇子的售價就是十塊錢,童叟無欺。
領導們大呼不貴,物有所值,樂滋滋掏錢。
走出“悠然齋”時,三個大領導還打開折扇輕搖,調侃是不是像公子王孫?
省領導出去后,立刻涌進不少顧客,然后“悠然齋”里的七八十把折扇就妙光。
群眾不知道人家領導只花十塊錢就買到了輪峰回筆的墨寶,剩下的七把折扇當然是一百塊一把。
沒人還價,都爭著買,都認為買到就是賺到了。
嘿嘿!有這種覺悟的不吃虧。
相信十幾年后,這樣的折扇肯定價值十倍以上,因為黃瀚以后肯定讓黃道舟惜字如金。
再然后,“悠然齋”店堂出樣的畫軸、中堂、對聯就被一掃而空……
“悠然齋”十月一號的營業額突破三千塊,導致陶元明覺得腦子昏昏沉沉的。
站在風口豬都能飛,果然不假。
開辦“悠然齋”當上了老板的陶元明今非昔比。
以前他是跟在一群酸酸后面混,現在已然成為三水縣、太州市文化人中的一面旗幟。
方圓幾十里的城市鄉村中毛筆字寫得好,水墨畫有些造詣的都知道了陶元明。
幾十個以前的文友現在約等于是“悠然齋”的雇工。
揚眉吐氣呀!陶元明很陶醉現在的身份和地位,甚至于想把“悠然齋”發展到太州、揚州、省城……
他的理由很正當,天下寒士何其多也,能夠讓他們賺點潤筆,善莫大焉!
黃瀚肯定支持這樣做,文化產業跟經濟形勢息息相關,“悠然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