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倆經常說戲子在舊社會是下九流,生來就是為了逗人樂
這是賤業。
黃瀚知道社會在發展,觀念不同了
但是沒想著改變父母的看法。
他也認為讀書做學問從事科研、從政才是正途。
中國缺搞科研的科學家
不缺講笑話的段子手。中國缺科研成果
不缺笑話!
沒有奧運會金牌、沒有電影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沒有國際大明星都不要緊。
萬萬不能沒有原子彈、氫彈!
足球踢不進世界杯不影響什么,做不出芯片真要命!
和兒女一起旅游沒有哪個父母不開心,張芳芬這半個月樂在其中,只是遺憾黃道舟沒來。
黃瀚建議秋天“中港實業”再次組織干部去日本參觀、學習時
張芳芬親自帶隊。
張芳芬樂滋滋答應了
她還準備帶上何愛鳳、秀兒等等十幾個心腹。
回到三水市,王慧玲和成文閣、張春梅、蕭薔等等簡直是望眼欲穿。
黃瀚和沈曉蓉給學習小組的所有人都帶了禮物,是一部原產地日本的隨身聽。給邱老師的禮物是原產地意大利的小提琴。
黃瀚回來了學習小組的同學們歡天喜地,連陸瑤都一反常態
說話好聽多了。
錢愛國簡直是迫不及待,因為他這段時間練了一首新歌
特想唱給黃瀚聽,讓黃瀚點評!
愛耍酷、愛裝逼的錢愛國劃拉吉他開唱了,這首歌他約等于苦練了一個寒假,唱得像模像樣。
“不要談什么分離,我不會因為這樣而哭泣,那只是昨夜的一場夢而已……”
“喲,錢愛國這首《一場游戲一場夢》唱得不錯啊!”
“大哥,你怎么會知道歌名的?”
額!這首歌此時應該是剛出不久,紅遍全中國還得等到中央電視臺《旋轉舞臺》欄目突然連續播出了兩期名為《潮—來自臺灣的歌聲》的專題片。
這件事黃瀚印象深刻,那時是八九年,黃瀚家已經買了一臺二手黑白電視機。
《潮—來自臺灣的歌聲》的專題片播出時,黃瀚和劉小明、劉小剛等等都覺得好聽瘋了,他們都是第一次見到音樂電視。
黃瀚至金都記得小虎隊的《青蘋果樂園》,姜育恒的《再回首》,王杰的《一場游戲一場夢》,張雨生的《大海》,還有一首《雪在燒》記不得是誰唱的了。
后來有了社會閱歷才知道,那一年中央電視臺播放《潮—來自臺灣的歌聲》不合時宜……
時隔三十年,從大陸跟臺灣對比中,黃瀚感到慶幸,幸好中國走自己的路沒被帶偏了。
效仿美國式的民主連個彈丸之地都搞得烏煙瘴氣,黑幫依舊猖獗。中國是個泱泱大國,被帶偏了不敢想象。
見錢愛國疑惑黃瀚怎么知道歌名,愛耍小聰明的劉小明立刻道:
“你不就是因為有臺商送給你磁帶了,黃瀚都跑美國去了十幾天,他為什么不可以在美國的大街上聽到?”
這首歌還就真的沒在美國聽到過,在日本轉機時也沒聽到,但是黃瀚沒解釋。
然錢愛國自動腦補了,道:“對啊!我爸爸說過臺灣的唱片公司其實都是美國老板,磁帶肯定要賣一些去美國。”
劉小明道:“肯定啊!臺灣是美帝國主義的狗腿子。美國也有很多中國人。”
蕭薔道:“你這不是廢話么,沈曉蓉和她哥哥、小姨就在美國,要不然黃瀚怎么可能去。”
錢愛國道:“大哥,我想在金年的‘激情三水晚會’唱這首歌。”
“完全可以!”
成文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