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上午,成文革早早的來到黃瀚家里等著。
黃瀚跟張芳芬說了一聲準備出門,成文革看到黃顰眼巴巴在瞧著,立刻道“黃瀚,咱們帶上小妹好不好?”
“你邀請我去你家,沒說讓帶上小顰啊?”
“我昨天是沒想到,今天見到了小妹當然要帶她去我家玩!”
黃瀚問道“小顰,哥哥去同學家玩還在他家吃午飯,你想不想跟著?”
“哥哥愿意帶著我,無論去哪兒我都想,我一定乖乖的,不會跑丟了。”
“那還等什么,咱們走吧!”
小丫頭立刻眉開眼笑,拉著黃瀚的手往外走。
大約一刻鐘后,黃瀚和黃顰來到了成文革家。
他家里住著聯運公司帶小院子的公房,也是那種三間一廚的最普遍結構,但是比較大,房子很新,家里的地面上鋪了水泥預制塊。
瞧上去要比黃瀚家的房子寬敞明亮太多,這個時代的“三轉一響”縫紉機、自行車、手表、收音機,他家都有。
堂屋里有玻璃中堂、大方桌、長條柜、碗柜、兩把太師椅和四條漆著紫紅油漆的條凳。
成爸爸和成媽媽見到了黃瀚兄妹很熱情,并沒有因為他倆身上穿著破衣而看輕他們。
黃瀚跟成爸爸聊天,讓他覺得無比奇怪,因為黃瀚的談吐太讓人匪夷所思,完全像個成年人。
沒多久黃瀚終于弄明白了,原來成爸爸不僅僅是個駕駛員,還是車隊的隊長,轉業軍人出身。
手里管著十幾臺解放牌載重量三噸、五噸的貨車,都是能夠加拖掛的那一種。
他這個隊長是干部不假,但是由于車隊技術好的駕駛員太少,因此他沒法脫產,不僅僅要帶徒弟,還要經常出差。
談起聯運公司的車隊,成爸爸當然如數家珍,他告訴黃瀚,當然也有些顯擺的意思。
當下車隊里的一大半年輕人都是他的徒弟,別人修不好的車只要他肯出手,保管能夠開到滬城,有車在路上趴窩,只要是他帶隊,絕不可能留在半道上。
黃瀚當然知道這個時期的駕駛員大部分會修車,有些老駕駛員甚至于比那些修理工的技術還要好。
不是他們多了不起,而是必須掌握這種技能,因為老解放、東風這種貨車小毛病不斷,開車的如果不會修車,這種車經常在半路歇火,那可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中午的菜真的很豐富,成媽媽的拿手菜糖醋排骨確實好吃,燒的肚肺湯也很香。成爸爸、成媽媽太熱情,不斷給黃瀚、黃顰夾菜,害得黃瀚都有些吃撐了。
黃顰的食量小,最后看著碗里幾塊以前看到一定歡呼雀躍的糖醋排骨愁眉苦臉,黃瀚不得已,又硬著頭皮把小丫頭的剩飯剩菜吃了。
小丫頭這才如釋重負,笑了起來。
飯后,成媽媽特意拉著黃瀚來到房間里的櫥柜鏡子前試衣服。
她說得很客氣,道“孩子,你不要誤會,昨天我特意找出來幾件文革前幾年的衣服。
這些衣服留在家里沒什么用,送給別人我又不樂意,你對我家文革的幫助太大了,我想把這些衣服都送給你。”
這個時期送舊衣服給別人很正常,賣舊衣服的人也不少,原因不僅僅是窮,還因為布是計劃物資,要憑布票才能夠買得著布。
品相好些的舊衣服好賣得很,有時能夠賣上新衣服一半以上的價錢。
黃瀚至今都記得,張芳芬曾經花了三塊五毛錢從一位鄰居家里買來一件那家兒子已經嫌小穿不上的春秋衫,那時的黃瀚已經上初一了。
這件舊衣沒有補丁,是一種化纖材質,藏藍色,是黃瀚當時最愛穿的一件。
九零后、零零后基本上不會穿別人的舊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