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子扭虧為盈了?賺了多少啊?”
“上個月微利,這個月應該能夠盈利萬把塊。”
“不錯啊!照這個樣子,你一年賺萬妥妥的,還憂個屁啊!”
“去去去,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發現下個月產值上不去了,想了幾個法子,難下決心,想找人聊聊天。”
“嗯!您說吧!我認真聽!”
“最好的法子是買機器,招工,擴大生產規模。
可是廠里的流動資金所剩無幾,這么大的動作沒有個十八萬完成不了,必須繼續去銀行貸款。
這又得請局里出面擔保,這才幾天啊!這樣做恐怕不太合適!”
“嗯!您說得太對了,經常性要求局里擔保確實不太好,局里會有閑話。說說其次的辦法吧!”
“鼓勵現有工人加班加點,估摸著能夠增加百分之二十五的產值!”
“這法子不太好,現在你們廠的工人一天八個小時都是在真干活兒,還主動加班加點,再每天加班兩三個小時,長期以往人吃哪里吃得消?”
“我也是這么認為的。過度疲勞不僅僅增加此品率,還容易出現不可預料的事故,得不償失。”
“那您還有沒有其他辦法?”
“有啊!把工人分為兩班,再招三四十個新工人,半年后產量能夠再翻一翻,只不過前期次品率恐怕會很高,利潤會直線下降。”
“爸爸,我有個法子,你可以試一試,兩班倒歇人不歇機器那是必須的。
可以暫時不招或者少招待業青年,想辦法聯系退休的老師傅來廠里做計件工,想來這些人能夠掙到四五十塊錢一個月肯定愿意干。”
液壓元件廠有個得天獨厚的條件,約等于坐落在市中心,騎車到“事竟成飯店”都用不著五分鐘。
整個三水縣的退休工人應該有好幾千,家離液壓元件廠不遠的肯定不少,其中車工、銑工、鉗工的比例不會低于百分之十。
只要放出消息,三兩天內肯定能夠找到幾十個專業對口的來干活兒。
這年頭待業青年,上山下鄉回來的知青都等著安排工作呢,工作機會難能可貴。
能夠掙二三十塊都很吸引人,更加不用說技術好的計件工能夠掙五六十塊甚至于更多。
恍然大悟的黃道舟興奮的一拍大腿,道“對呀!我想了這么多,怎么就沒打退休老職工的主意呢!”
……
……
……
……
過往的君子請留下推薦票,月票,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