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王東海、劉蘇福略有所悟,再看眼前的畫就沒有那般簡單了。
“你要買畫?”
李天然默默地聽著老者講解,知道遇到了真正的行家,按耐住內心的激動平靜地說道。
“沒錯!”
趙雨石打量著李天然。
在眾人誤會不解的情況下,卻能淡定自若泰然處之!
這份心性就很難得了!
“轉賬還是現金?”,李天然直接道。
“不急!我想和這幅畫的作者見一面,只要見到了面,我立即就讓人轉賬!”
趙雨石和李天然說話,卻是一副和顏悅色的表情。
“你已經見著了!”
李天然滿臉云淡風輕地樣子道。
“你是說這幅畫是你畫的?”
趙雨石明白李天然說的意思,但他卻不相信這是李天然畫的。
“嗯!”,李天然很隨性地點頭道。
“這幅畫在藝術技法上可以說是爐火純青!你能畫出來?”
吳三平已經看懂了一點,就更加質疑李天然了。
“這幅山水畫最寶貴的地方,其實并不是它的藝術造詣,而是創作者的精神的訴求與流露,是創作者人生態度的表達,是創作者人生追求的體現!你看這條漫長的金沙江,在一千年的歷史里,流過淺灘、激流、高峰,才有了溪中縣的文明。前面一段是夏天的感覺,到后面一段,出現了秋天的景,樹葉部分淡掉,部用垂直的皴法,好像繁華落盡的感覺。這張《天柱山居圖》不只是一張畫,是一個哲學,一個生命態度的東西!畫中的漁、樵、讀書人的形象,隱居于山林而忘于江湖的愿望,創作者住在天柱山上的時候,覺世事的變遷不是最重要的事!追求一種‘但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的境界!”
“可見畫這幅畫的人,是一位不問世事,淡泊名利的隱士,但他似乎在追求長生……!”
“這些東西沒有幾十年閱歷的積累,是很難有這種心性的,而你實在是太年輕了!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幅畫必然是出自你某位長輩之手!”
趙雨石對自己的分析非常自信,斷定李天然背后一定有位隱士高人。
“隨你吧!”,李天然懶得反駁。
“那人是你師傅吧!”,趙雨石繼續道。
“我師傅已經死了!”,李天然道。
“呵呵,你能瞞過其他人,可卻瞞不過我!你昨天帶來的畫,和今天畫的畫根本就不是同同一副!”
“而且今天這幅畫比昨天的話,在藝術造詣上要高出幾分。我知道令師是一位隱士,但是在天柱山隱居著這樣一位國畫大家,卻沒有機會相識,我會遺憾終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