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底下。
而不遠處的騎兵連忙靠近前來救援劉宗敏。
在犧牲百余人后,劉宗敏才被手下救走,不過身上中了兩箭,手臂被流彈擦傷。
劉宗敏大怒,叫嚷著連夜攻打洛陽城,不過都是騎兵,根本就沒法攻城。
副將怕洛陽城里的明軍出城追擊,連忙對劉宗敏道“將軍,看來明軍已經知道我們的計劃,恐怕附近還有伏兵,還是早先撤走吧。”
劉宗敏已然受傷,再加上黑燈瞎火的,心里也有些虛,便說道“哼!等闖王來了,我一定要報這一箭之仇!”隨后,他們灰溜溜的逃走了。
史可法得知敵軍已退,頓時松了一口氣,隨后就給朝廷寫請罪的奏折。盡管他氣孫傳庭打了敗仗,但是想到他為國盡忠,所以就攬下了大部分的罪責。
這奏章一到南京城,崇禎是暴跳如雷,大罵史可法和孫傳庭誤國。
楊嗣昌連忙在一旁添油加醋,指責孫傳庭輕敵冒進。
崇禎一時間對孫傳庭十分厭惡,并說道“什么為國盡忠,他說不定就已經投降了賊寇,謊稱戰死吧?哼!
下旨,孫傳庭枉顧皇恩,輕敵冒進,導致潼關大敗,其尸首不明,恐已投敵叛國,朝廷不予撫恤!”
楊嗣昌聞言,心中大喜。
而福王的兒子在知道這件事后,更是拍手歡呼。
然而,朝廷的做法讓人寒心不已,武將離心離德。
江淮四鎮更是陽奉陰違,不聽朝廷號令。
沒了孫傳庭,明軍能拿的出手的統帥就只有洪承疇了。
而在北方,劉元昭已經準備了五萬大軍,在春耕之后,就會進攻山西,山西最終的就是宣大一地,這里集結了山西北直隸大部分兵馬。
然而山西一帶的官員在得知華夏軍將會大舉進攻之后,當地的士紳反而出錢出糧,支持明軍。
畢竟華夏的政策就是士紳的敵人。
位于大同的大同總兵姜瓖,他是陜西延川縣人,榆林總兵官姜讓之弟。
初仕明朝,拜鎮朔將軍、大同總兵官。
這山西實際上是屬于他姜瓖一人得了,就是那些巡撫,布政使司,他都不需要理睬了。
而宣府則為王家掌控,與他姜家互為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