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jīng)接近年尾,很多人都開始準備過新年,不過今年的年味更加稀薄,很多人都撐不到年尾了,流民越來越多,延安城已經(jīng)阻止流民進入,全部都趕到了城外。
劉元昭原本也想搞點糧食賑災,打響自己的名聲,不過也是杯水車薪,很多人倒斃在雪地里。
那些尸體也不用去管,他們死后,身上的一切都會被人搶走,或許在某個角落發(fā)現(xiàn)一堆白骨。
劉元昭去看過兩次,他已經(jīng)沒法靠過去了,難民居住的地方,臭氣熏天,蚊蠅遍地,劉元昭告誡左右,不要讓人靠近流民,就連士兵們的休假全部取消,返回軍營,避免士兵們感染瘟疫。
在這個時候感染瘟疫,存活率很低。
不過在明末,一位名叫吳有性的人開始研究瘟疫。
吳有性,字又可,號淡齋,江蘇吳縣人,生活在明末清初之際,是“溫疫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根據(jù)自己的臨chuang經(jīng)驗,著有《溫疫論》一書,開成了一套溫熱病的辨證論證方案。
1642年,大明崇禎15年,全國瘟疫橫行,十戶九死。南北直隸、山東、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間益盛,“一巷百余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shù)十口,無一僅存者”。醫(yī)生們都用傷寒法治療,毫無效果。
吳又可親歷了每次疫情,積累了豐富的資料,推究病源,潛心研究,依據(jù)治驗所得,撰寫成了全新的《瘟疫論》一書,開我國傳染病學研究之先河。他以畢生的治疫經(jīng)驗和體會,大膽提出“癘氣”致病之學說,在世界醫(yī)傳染病學史上也是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舉,因此贏得后人的廣泛尊重。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延安精力被難民牽制的時候,王嘉胤出兵南下,直逼延安城,這讓洪承疇大為驚訝。
畢竟現(xiàn)在大冬天的,此時的流寇應(yīng)該龜縮在老巢,不過洪承疇顧不得王嘉胤出于什么原因南下,他當即就讓延安戒嚴,并讓人驅(qū)趕難民。
這些難民在城下,會影響守城,同時,也有可能成為王嘉胤的兵源,畢竟老弱已經(jīng)死完了,剩下的都是青壯和健婦。
難民不愿離去,賀人龍借此對難民們進行了燒殺搶掠,不少女子被女干y,有些女子反抗被殺暴尸雪地之中,凍成冰棍。
那死前猙獰的面孔在訴說著她遭受的暴行。
劉元昭也參與了驅(qū)離難民的行動,劉振奮看著那些餓的瘦骨嶙峋,在寒風顫抖的流民,他又想起了之前的自己。
劉振奮跑到劉元昭面前,不顧地上的積雪,噗通一下跪在劉元昭面前“將軍,救救這些可憐的人吧!”
很多護衛(wèi),士兵,紛紛跪下,請求劉元昭救助災民。
劉元昭騎在馬上,看著那些哭泣,亦或是發(fā)呆的流民,有的人衣不蔽體,抱著自己的家人靠著體溫取暖;有的人餓的皮包骨一般,如同一具骷髏;有的女子隨便人摸著,只求有一口吃的,這是一幅地獄慘景。
另一邊震耳欲聾的哭喊聲,慘叫聲,嘶嚎聲,不絕于耳。
“將軍!救救他們吧!”
“額們少吃一點,也夠他們喝口粥啊!”
“呼嚕嚕……”劉元昭的戰(zhàn)馬打了一個響鼻。
劉元昭緩緩閉上眼睛,隨后睜眼道“命令輜重營拿出一切不是急需的物資賑災!各部上前整頓秩序!凡是不聽號令,作奸犯科者,就地斬首!
告訴他們,讓他們?nèi)ノ靼哺?,去澄城,那里可以給他們一條活路!在那里可以吃飽穿暖,那是他們最后的希望!”
劉振奮激動的站了起來,顧不上身上的雪花,牽著劉元昭的戰(zhàn)馬,抬頭咧嘴笑道“將軍仁德!”
劉元昭冷哼一聲“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隨我去找賀人龍!”
劉振奮大聲吼道“將軍有令,去找賀人龍!將軍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