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往京城方向離去。
李若璉瘋狂逃竄,而他的手下沒他那么好運氣,他們死的死,抓的抓,無一遺漏。
他的手下何樂年經不住嚴刑拷打,透露了李若璉的情況,以及他的相貌。
隨后,文書義帶人排查來投靠劉元昭的那些流民,得知了一個異常情況,經過詢問后,便確定逃跑的是李若璉,以及兩個手下。
劉元昭得知情況后,大驚,急怒之下命令劉進宏率領特戰隊全力追捕李若璉,就是追到北京,也要追捕他,絕對不能讓李若璉透露消息。
劉元昭的起兵口號大逆不道,很多東西都是超前的,對于百姓們來說,溫飽即可,或許還可以再好一點。
但是那些士紳文人比起百姓,想的更多。
劉元昭這么做不是搶奪他們的利益,而是直接把他們吃飯的碗給砸了。
斷人錢財如同殺人父母,劉元昭這是犯了眾怒。恐怕到時候,崇禎也會拼著陜西局面崩壞的局面,也要剿滅劉元昭。
陜西已經聚集洪承疇,曹文詔,同時還有四川的秦良玉,吳國輔等等,再加上山西兵力圍堵,劉元昭就陷入了大明的天羅地網之中。
這和后金不一樣,劉元昭在大明腹地,就算他手中五萬精兵,與大明對抗,打到最后,基業崩壞,劉元昭又會回到流寇的局面。
然而,事與愿違,李若璉在手下的掩護下以及一些地方的錦衣衛幫助下,九死一生的李若璉回到了京城。
崇禎從李若璉嘴里知道了劉元昭的情況,連忙召集內閣成員。
會議上,成基命被周延儒問責,成基命驚恐,他為了保住自己身家性命,當即請辭。崇禎未做挽留,答應了成基命的請求。
隨后,周延儒擔任首輔,商議對付劉元昭這個巨寇。
事情沒有出乎劉元昭的預料,經過廷議,崇禎決議調集重兵圍剿劉元昭。
不過朝廷財庫空虛,崇禎問計朝臣,周延儒當即捐獻白銀三千兩。
其余的勛貴大臣紛紛喊著砸鍋賣鐵,最少的也捐了一千兩銀子。
崇禎得軍費兩百余萬兩銀子,這可讓他高興壞了,當即命令孫承宗為三省總督,督促陜西,山西和四川三省集結兵力征討劉元昭。
朝臣們這一次十分大方的捐獻銀錢,就是為了劉元昭手中的精鹽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