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契約精神,就明白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也不是為了殺人而殺人,我們的目的是建立一個自己的政府,一個講究秩序,把契約精神發揮出來的政府,這就是我們造反的目的。有了這樣的一個目標,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尚武說到。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我們需要很多,很多的人參與進來,士農工商,我們需要一些有知識的人,他們知道更多的東西,而我們又需要更多的教育。知識來武裝我們的頭腦,商人也不說了。他們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商品,我們需要這些必需品,農民,我們需要糧食。工匠,他們掌握的是技術,就是能夠我們農具,兵器的人,所以,這些人,我們要吸引他們到我們這里來。而不是用殺人的辦法來殺死他們。殺人只會產生更多的反感,這和我們建立契約精神的政府,是背道而馳的。”尚武揮舞手臂說到。
這時候,所有的士兵才明白,為什么不殺官軍,他們都是簽訂了契約精神的人,他們是有目標,有理想的。
“我這樣說,可能會讓你們不明白,很多人聽起來覺得很迷糊,就是犯困。”尚武這樣說到。
“這樣,我來講一個故事,大家通過這個故事,來明白當前我們要做的事情。”尚武這樣說到。
“話說,有一個朝代,叫做,元朝。這元朝末期,政府開支很大,而黃河發大水,老天又不下雨,干旱的很。”尚武這樣說到。他要講的就是元末紅巾軍農民起義,盡管這樣講很直白,但是他們能夠聽懂,因為他們都有相似的經歷,這個相似的經歷就會讓他們產生共鳴。
“天災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這時候,官府應該開倉放糧,讓社會穩定下來,可恨的是,官府并沒有這樣做,反而增加更多的稅收,沒有辦法,一支和我們一樣的紅巾軍發展起來,他們就這個官府去斗,一開始,他們的紀律和我們一樣,四處的搶劫,殺人,一開始他們殺的還是惡人,官府當中的人,可結果怎么樣?紅巾軍雖然發展很大,但問題是,他們毫無前景,而在這時候,就有一支不同的紅巾軍出現了。這支的隊伍叫做朱元璋,他們就做的很好,他們首先不殺人,不搶劫,不奸女。而且還不斷的保護百姓,他們就得到了很大的支持,老百姓都會把糧食,家中子弟給他們,讓他們參加軍隊,一些讀書人,也紛紛加入他們,因為,讀書人有的是這個。”尚武指了指自己的頭腦。
“他們有知識,其中一人,就提出了一個非常建設性的觀點,廣積糧,緩稱王,高筑墻。”尚武這樣說到。
“糧食,是可以養活更多的軍隊,緩稱王,是以為他們還是黃巾軍,可以團結更多的人,加入到他們的軍隊當中來,高筑墻,是不斷的擴大自己的根據地,讓自己的根據地有一個穩定的社會,我們也可以這樣做啊。”尚武這樣說到。
“而我們要向成功,就必須約法三章,不能隨意殺戮。”尚武說到。
“長官,說下去了。我們很想聽,聽這個,朱,朱什么來著。”一名士兵笑著問道。
“朱元璋。”尚武回答到。
“對,長官,說下去,朱元璋,我們就要聽這朱元璋的故事,我們想知道這個朱元璋后來怎么樣了?”很多人問道。
“好了。時間緊迫,我隨后再給你們講,我可以告訴你們故事的結尾,現在我就有一條,約法三章,不能隨意殺戮。”尚武嚴肅的說到。
“約法三章,不隨意殺戮。”眾人嚴肅的回答到。
“好。這個故事的結尾就是,朱元璋當了皇帝,而且這個朱元璋,還做過乞丐,就是要飯的,一個要飯的,最后成為了皇帝,我們這些人難道還要比朱元璋還差勁嗎?”尚武問道。眾人一片嘩然。
“要飯啊,這要飯的,真的能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