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這些將領都躲避在幽州不敢回來。據說袁家的人都在不斷的上下走動。就連張讓也被發動起來。有錢,有權人的世界,他們這些人怎么可能能夠搞懂的。都是一些寡頭。自私自利的人。火狐這樣想到。
李家莊。第三小學學校的一節特別課堂上。共和軍的小學教授的都是一些基本上的知識,比如算數。識字。當然了。還有一些基本的自然課程,以及農活。工活,手工活。因為大部分都是平民的孩子。讓他們單獨的讀書。會讓他們失去對學習的興趣的。
在這個學校上課的孩子,從五歲到十三歲不等都有。因為他們這一屆學生都沒有上過學。大部分都還是第一次上學。有的孩子還留著鼻涕就來上學了。課桌也很少,大部分是從家里面拿著一個板子來當課桌。學校有爐子供暖。燒的還是黑炭。用竹子做成了煙筒的東西。這種東西已經開始普及了。因為之前燒炭的時候出了好幾起死人的事情。一度讓人們對煤炭極為的感到十分的可怕。不過后來了有了這樣的有煙筒,情況好了許多。
孩子們更愿意來學堂,因為他們家里面很冷。家里面的大人,小孩一般都擁擠在一個小房間內吃住。睡覺的時候才會生爐子。被子都是感覺冷冰冰的。雖然他們都還小。但他們都有一個很現實的心愿。那就是能夠得到一件大衣。大衣有好幾種。有鴨絨的。那種大衣輕便。保暖。可惜的是,只能是大人來穿。他們這些孩子。也有自己的棉衣。里面填充的都是枯草,柳絮這樣的東西。抵御嚴寒還是非常吃力的。最可怕的是腳冷。他們每個人都輪流靠近爐子,不僅僅烤火可以讓人身上暖和,最重要是,腳也能變得暖和一些。條件好一些的。孩子的鞋子會用麻布。或者是木板做成。這樣的鞋子根本無法抵御嚴寒。所以。來到學校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烤火。但人很多,一個班超過一百多個孩子。烤火的可能性非常的低。無法烤火,唯一的辦法就是跺腳。這樣的話也能讓他們的情況好一些。上課的時候經常能夠聽見跺腳的聲音。
不過孩子們最喜歡的還是中午的時候。因為共和軍的小學都普遍管飯。如果不上學的話,是不會得到這樣一頓飯的。盡管只是熱粥,好一些的就是一些野菜餅子,或者是粟米團子這樣的東西。但他們吃的津津有味。 最重要的是,熱氣騰騰。讓他們感覺渾身上下都舒服。如果在家的話,他們根本就吃不上這樣一頓飯。盡管一些人家的情況已經好轉。但大部分的家庭窮怕了。在不干活的時候,他們依然還會保持一天兩頓飯的習慣。這讓孩子們根本經受不住這樣的饑餓感。
可能這些孩子們的童年很有趣。上學他們可以吃到飯。冷了能烤火。不能烤火還能跺跺腳。如果有太陽的話,那是最好的事情了。
學校教授的東西不是很多。但大部分都有趣。孩子們可以學到他們之前從來沒有學過的東西。有的時候,還會有軍人來教授他們一些隊列。那是男孩子們最喜歡的課程了。女孩子喜歡的是手工活。如果她們學會了手工。就可以幫助自己的父母去做工。做一雙鞋子,就能得到三十分。如果得到一百分的話,就能換一張紅票子了。那是很大的一筆錢。
“大家,哦。不。孩子們。好。”王鐵匠很激動的說到。他的嘴角不停的哆嗦。他是被主管派到這里來講課的。接到這個任務。王鐵匠都睡不著覺了。他又不是先生。他怎么可能會給孩子們上學。可這是命令。也是生產任務。他只能硬著頭皮來這里了。
孩子們用自己的小眼睛看著這個站在講臺上的先生。他們當中很多人還認識。這個王鐵匠是兵工廠的一名工廠。據說生產能力非常的厲害。知道的很多東西。可孩子們想知道的是。這個“先生。”給他們講授一些什么樣的內容。
最近孩子們最愿意來這里上課了。不過男孩子們有些小失望。因為軍人來講課的次數少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