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狀態的王鐵匠開始訴說齒輪的好處。他把他培訓班學到的杠桿原理,在黑板上教授給孩子們。并且告訴孩子們蹺蹺板的原理。告訴孩子們,齒輪是可以省力氣。只要找見那個支點。延長施力的距離。就可以很輕松做到一點。比如,王鐵匠舉例說明了一個例子那就是,在蹺蹺板上,如果蹺蹺板足夠長的話,一個孩子完可以把大人給撬動起來。
這對孩子們來說。這是非常神奇的一點。他們都不相信這點,但王鐵匠就是這樣說明的。比如生活當中的例子,撬棍就能撬動很大很大的東西。這是為什么?
這節課對孩子們來說,是充滿好奇的,是的,有太多太多的為什么需要他們解答了。王鐵匠的話。對他們來說。并不是最好的答案,但孩子們卻可以從很多很多的地方得到他們想要看的東西。這樣的話,很多事情就可以有了很大的改善了。這是啟發他們對自然科學的一種探索。
第四步兵師。師部。
“咱們步兵師的情況是四個步兵師當中條件最好的一個。”老木對楊林這樣說到。楊林當然參謀長。不過第四步兵旅的底子還是三三一團的底子。他們的戰斗意志,戰斗精神還是以此為基礎建立起來的。
“部隊只要進行整編,就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可咱們有一個不好的缺點。”老木擔心的說到。
“火器。”楊林這樣說到。
“對。就是火器,咱們缺乏的就是火器這樣的東西。”老木說到。
“我注意到了各個部隊的情況,特別是,戰斗力最強悍的三旅。也就是今天的三師。他們的情況就非常的特殊。在攻打壺關縣城的時候,使用大量的火器。而且他們一直強調火力輸出。長官在最近的戰報當中也是這樣說的。讓我們強調火力上的輸出,可咱們的情況,有些不妙啊。”老木擔心的說到。
“嗯。咱們師的情況是這樣的。火槍。總共加起來。不過三十六十多支火槍。可咱們是一個一萬七千多人的大步兵師單位,這點火槍,根本就不夠看。火炮的缺乏程度也是十分驚人的。火炮,只有一門,還是教學火炮。可咱們的編制說上,最起碼應該有兩個炮兵營。可結果是,咱們只有一門火炮。剩余的都是長矛大刀這樣的武器,這樣的作戰,顯然對咱們的火力輸出上是極為不足的。這會造成很大的麻煩的。”楊林擔心的說到。
“是啊。我多次打報告。可結果,都不太好。咱們的一些火槍,優先進行輸出進行貿易,換來大量糧食,鐵礦等物資。這對于咱們來說。是好事,可咱們的裝備卻跟不上。”老木也很著急。對于這樣一種狀況,他本事是非常著急的。原因很簡單。他的部隊有應該和其他步兵師的情況是一樣的。就拿火槍來說。裝備數量最多的就是三師。三師十一團裝備的火槍數量超過兩千一百多支。他的步兵團團人數超過五千人。這樣算下來,五個人當中就有兩個人有火槍,可是他們師的情況,怎么算,五個人可能還沒有一支火槍。這種差距太大。沒有辦法。第四步兵師是依靠西園新軍,北軍戰俘兵建立起來的。他們投靠過來的時候。大部分裝備的都是冷兵器。在個人格斗技巧方面。他們是所有步兵師當中最厲害的。可是火器方面卻是最差的。
“這種事情。咱們不能等下去了。不然的話,會出大問題的。這種狀況,我想,你也很清楚這點。”老木擔心的說到。
“是的。可是咱們怎么才能得到火器。這火器首先是要給外貿出口的。不太可能優先分配到咱們這里來。這樣的話,長官對咱們也是十分的無奈。要不。我再去長官那里問問?”楊林擔心的問道。
“看來,也只能這樣了。下面的士兵都對咱們有些不滿了。如果這樣下去的話,會對軍心極為的不穩定的。這樣的事情,咱們不能做,也不能多做了。我看。這種事情,咱們就這樣做。想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