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他為什么這樣做了。因為邯鄲都可以發展的這樣好,自然而然,他也可以做到這樣一點,所以,他們的情況是最好的一種狀況,也正是這樣的一種狀況上的發展,這讓他們的情況變得有利的多了。共和軍正在大力的進行相關的發展,這樣的發展速度還是非常的快的,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他們實際上,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可以做。這就是他們當前最有利的地方,只要他們做到這樣一些事情上來,這樣的狀況一下子就會滿足他們的需求。
所以,張讓把大量從股票市場上賺到的錢都買進了這些地方債券,在張讓的帶動下,地方債券變得異常火爆起來,因為一些商人明白過來,銀行給予的利息實在是太有限了。如果投資在債券上的話,就是一筆不錯的投資。受到投資的引導,地方債券終于打開了市場。
所以,張讓和共和軍有一致的目標,如果地方發展的不好。他購買大量的債券就會損失掉。這是一種相互矛盾的影響,也正是這樣一種影響,張讓才給共和軍大量有關朝廷的情報,可以說,張讓已經站在共和軍這邊來了。
“董卓的對叛軍的進攻給我們帶來了一些不利的影響,他們擊潰了叛軍一百多里,這讓朝廷看到結束叛軍作戰的可能性,同時,董卓的勝利,讓朝廷看到,可以對我們作戰的可能性。我擔心的是,我們給董卓一些武器之后,他們轉過來就對我們發起進攻,澤園的話,對我們非常的不利。”賈詡這樣說到。
張讓的情報說的很清楚,朝廷以蹇碩為代表。他們認為動作可用,如果把平定西涼叛亂的軍隊調集到對付共和軍的話,他們的處境就會變得十分的有利,朝廷在用強有力的軍事力量告訴共和軍,如果他們不退出河東的地區的話,他們就會采用軍事力量來對付,而這其中,尤其是董卓的威脅最大,因為他們是朝廷的唯一一支裝備火器的騎兵部隊,騎兵一支是共和軍的短板,即便是有一個騎兵團,但這并不是說明共和軍的騎兵問題就徹底的得到解決了。
賈詡的擔心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這樣的道理,尚武不得不考慮。同時,他們需要調整很多很多的新的狀態來應對這樣一種狀況,這種狀況如果應對的不利的話,他們可能就不會達到這樣的一種程度上來。
“嗯,關鍵就看董卓了。我們能不能說服他,畢竟,在當前這樣一種情況下,如果他們對我們動手的話,對他自己未來的政治前途也十分的不利,他們有多少資本可以和我們作戰。”尚武想了想說到。
“有一句話,叫做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董卓也有自己的私心,如果我們能夠把他的私心給調動起來的話,我們不是沒有說服對方的原因,但是,從什么地方說服對方?”尚武確定了這樣一種思路,共和軍不想打。最起碼當前不能和朝廷公開進行作戰,打,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打的話,會把共和軍打的倒退二十年,這才是最可怕的,倒退二十年,這些都是所有人都不敢發生的一系列的狀況。
“嗯,這樣的話,我認為,一方面,我們要震懾對方,讓對方看到他們進攻我們,有很大的不利,這點,我認為,騎兵必須發揮出他們的作用來,讓董卓,以及朝廷更能夠看到,我們有遠程突襲的能力,這樣的話,考慮到實際的情況,讓他們不敢作為,我的建議是,攻打河西的匈奴。對他們進行偷襲,這也算是支援并州作戰,同時,匈奴人的河西老巢是極為空虛的,這對我們來說,非常的有利。”賈詡這樣說到。
“而朝廷看到我們有這樣的能力,他們就不敢隨意的亂動,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他們就會認真的考慮和我們進行談談。”賈詡這樣說到。
“嗯。”尚武認為非常的妥當,原因很簡單,很多有利的談判都是在打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果不打的話,就對共和軍太不利了。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對匈奴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