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一直到最后一刻,才給他們下達了正式的命令。
他們要進攻河西。沿著河西一路向北攻擊前進,他們將會進攻匈奴人的部落。也就是他們的大本營,匈奴人把戰火燒到他們的家中來,那么他們也要把這些戰火燒到敵人的營地當中去,這就是當前他們要做的事情,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他們的進攻必然會發展到一種新的發展方式上來。這就是他們當前最有利的地方。
六子一直聽到連長傳達命令之后,才知道他們的訓練是為了什么。這次他們騎兵團是主力進攻當中的主力。會有一個三個步兵團負責他們的后勤, 以及橋頭堡的安。步兵這次進攻十分的有限,主要就是他們騎兵,因為他們有很強的機動性。這是前所未有的,可能他們面對的是失敗,但也有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大勝利。不掉最后一刻,誰也不知道具體的情況。
馬匹已經精心的照料好了。他們不知道他們怎么渡過黃河,但是他們知道的是,他們的連長,排長很冷靜。他們的鎮靜。傳達到了他們的精神狀態上,所有的人都感覺到前所未有的有利,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發展將會十分的有利。
為了隱蔽,以及確保不被匈奴人偵察知道,渡河的時間選擇在了黃昏,也就是落日之后。而在落日之前,工兵部隊就要悄悄的把浮橋搭建完畢,將會有六座浮橋幫助他們渡河。原本應該有七座的,但一些零部件的關系,第七座浮橋被取消了。在訓練當中,導致一些零部件的陀羅。磨損。這是必然的。 對共和軍來說,六座浮橋。足夠了。他們可以做的事情還是非常的多的。
浮橋很快搭建完畢,工兵們不知道已經訓練了多少次,他們甚至可以閉著眼睛把一座浮橋在半個時辰之內組裝完畢。黃昏并沒有給他們帶來很大的視覺上的麻煩。
在對岸。手早早的就渡過了緩和,在兩天之前,手隱蔽的分多批次,夜間過河。然后潛伏在各個要地,他們的武器可以噴射兩百多步。這個距離是一般步兵無法達到的射程。他們的任務是警戒,預警,偵察。他們是整個部隊的眼睛。
很快,六子的部隊就在連長的命令下,緩緩的移動到了緩和岸邊。他們看到的是,一些微弱的燈火鋪設在浮橋上,最前面,他們能夠聽到一些“咔咔”聲。這些聲音來自步兵。因為六子親眼看見一隊步兵帶著他們的武器從浮橋上快速的通過,通過浮橋的部隊足足有一個半團。差不多有五個步兵營的兵力。他們算是第二波到達對岸的部隊。他們的任務主要是建立橋頭堡陣地,確保騎兵能能夠有一個穩定的登陸的地方。
這是極為穩妥的做法,因為騎兵即便是快速的過去,他們也無法建立橋頭堡,騎兵的作用遠遠不如步兵。因為他們是進攻性力量,而不是步兵那樣擁有防御的性質。在步兵站穩腳跟,一定的支撐之后。騎兵才會進行渡河。
他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等待。馬匹不斷的打著響鼻。似乎馬兒的耐心正在一點點的耗光。每個騎兵也是如此,他們不斷的看著前方步兵的行動。步兵的速度并不是很緩慢,似乎他們之前進行演練過。看起來他們熟悉的很多。但即便是這樣。騎兵依然絕對他們緩慢的很。
事實上,這些步兵已經夠快了。為了防止出現意外,第二波步兵專門了進行這樣的演練。
一開始只是在白天進行浮橋過河作戰。他們一天要通過浮橋高達三十次以上。他們很快就能達到閉著眼睛能夠通過。然后換成夜間,緩和,早晨,不同時間段的渡河,很多士兵認為,這樣的情況似乎很正常。
在渡河的時候,他們一點不緊張。
不過騎兵這樣的訓練就少了一些,他們進行過六次夜間渡河。具體是為什么,他們也不清楚。
他們知道,浮橋是鑄鐵做的,踩上去會有咚咚的響聲。但卻十分的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