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洛陽,曹操拿著一根筆,上面放著很多他買來的紙張,他不知道要寫一些什么,京師的動態很多,曹操感覺自己做的任何一些變革都遭遇到了很大的挫折,他感覺很郁悶,他甚至有一些不想在京師洛陽繼續待下去了。
可是,局勢是,他不能離開,如果離開的話,可能整個局勢就會變得難以控制起來。
大將軍何進聽信袁紹的話,積極的拉攏地方軍事力量。比如,董卓這樣的軍事將領。同時給予丁原更大程度上的支持,這些都是用來對抗宦官集團掌控的西園新軍,這也是大將軍集團這樣的外戚集團能夠控制的最有利的一種局面。
曹操覺得局勢有一些混亂,甚至是,他覺得,袁紹的建議可能會把整個朝廷目前的微弱的局勢給弄的更加的混亂,之前可能還是朝廷勢力微弱,整頓一下朝綱或許就能解決問題,但是把地方軍事將領給拉攏進來。或許整個局勢就會徹底的失控。曹操很擔心這樣的局勢發展下去。
朝廷宣布對韓遂進行詔安,因為這樣的做法可以極大的避免更大的軍事,錢糧上的消耗。但西涼叛軍從根本上來說,并沒有徹底的消除掉,反而成為一個地方軍閥力量而存在,因為朝廷根本無法在較短時間內剿滅對方。
相反,共和軍在河西的軍事行動讓朝廷更加的忌憚了。因為他們只要站穩了河西腳跟之后,就會再次擴張,盡管共和軍宣稱他們會繼續向北發動進攻,但是他們只要稍微向南發展,就會進入關中。朝廷對此十分的頭疼,董卓奉命到關中河西交界之地進行防守。
而大將軍對董卓也極為拉攏。對于董卓投靠的意思,也極為贊賞,這讓董卓這個地方軍事將領在朝廷當中找見了人,這對他的下一步的升遷,有了更大的幫助。
而對于共和軍,朝廷上下一致認為,共和軍才是最大的禍害,他們不僅僅要把共和軍從河西驅逐出去,甚至是,他們要對共和軍的河東之地再次發起進攻。這樣的呼聲很大。特別是宦官集團,他們大有大打出手的樣子。
這讓曹操很是反感,因為共和軍進攻的是匈奴人的地方,為的是漢人的江山安穩,而那些人,竟然要和匈奴人合作,進攻河西,河東的共和軍。
“尚武老弟,你是為了民族大義而做這樣的事情,為兄雖不能大力支持,但也要小心朝廷局勢的變動,不能損害根基才是。”曹操小心的寫道這樣一句。尚武對文言文能夠有一定的理解,但太深奧的,或者是太長,有的時候還需要賈詡進行翻譯,曹操干脆使用白話文進行書寫,這樣的話尚武就能看懂到底發生什么事情了。
曹操認為,在共和軍對北方作戰的時候,朝廷應該表現出自己的氣度來,支持共和軍對匈奴人作戰,畢竟,這是民族矛盾。在大義面前,朝廷應該堅持自己的一些具體的做法。同時曹操對當向北進攻匈奴人的軍事行動作出了肯定,認為這是為漢人文明作出應該有的貢獻。
不過他在書信當中寫道,建議尚武不要過分的擠壓匈奴人,應該做到見好就收的情況,這樣的話,他們的情況就能變得更好一些,因為步步為營,畢竟,處于南方的漢人大部分都是步兵,對付騎兵,優勢并不是很大,的他希望能夠穩住腳跟,一步步的來,不要過于追求速度。
這點曹操和尚武的看法還是一致的,他們都認為不應該過分的擠壓對方。
在書信當中,曹操還寫了一些自己最近的一些瑣事,比如,軍事改革遭遇到的種種挫折,這讓曹操自己都感覺十分的煩惱。他希望尚武能夠提出一些寶貴的建議來。書信寫了很長,然后曹操小心的封起來。讓自己的手下親自送到共和軍手中。
李家莊,作戰部。
“我們應該注意一下南方,也就是我們和朝廷在邊界地區的沖突問題。”賈詡這樣說到。
“我們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