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野狼團七連防御陣地上。
“快挖,咱們要多建立幾條防御線。”排長跑來之后這樣說到。士兵們聽到這樣的消息,感覺沒有必要,他們已經建立了一道防御線,在防御線前面,他們還布置了一些鐵絲網,通常情況下,騎兵是無法通過那里的,不僅僅如此,他們還埋設了新式。總之,很多士兵普遍認為,他們的防御是最有效的,而且能力是最高的一個。
但他們的長官依然不放心,畢竟,他們正在掩護騎兵,以及出擊的部隊快速的撤退回來。
“轟轟轟。”周大拿著鐵鍬。站起來看著從給他們后方道路上撤退的騎兵部隊,他們的速度很快,而且看起來十分的瀟灑,但他們卻在這里挖掘戰壕,進行防守任務,有的時候,他們自己都覺得很委屈。
來自河東,以及總部的命令要求十分的堅決,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放棄一些戰俘和物資,務必讓騎兵部隊,以及后續跟進的部隊迅速的撤退回來,撤退回來主要是防止惡劣的天氣,以及可能出現的匈奴騎兵的攔截。共和軍騎兵部隊的家底就這樣多,一下子打光的話,所有的人都覺得不好看,這是上面下達的死命令。在這樣的命令作用下,騎兵團堅決的執行這樣的命令。原本還有近 一萬五千多名戰俘,他們的速度實在是太慢,部釋放,甚至是一些羊群也因為無法跟上行軍速度,除了一部分宰殺帶走之外,大部分部送給了那些戰俘牧民,然后他們迅速的撤退了。還有很多的毛氈,因為沒有更多的馬匹攜帶,他們不得不燒掉。既然他們無法攜帶走,那就燒掉,或者是送給那些戰俘,總之,他們要盡快的撤退。
因為一天之內,連續有三波通訊兵傳遞這樣的額命令。可見,長官也是十分擔心這樣的事情的,所以,面對這樣的一種狀況,他們不得不加快速度,用最快的辦法,迅速的達到他們指定的位置上來。就這樣,第一批騎兵到達,后續的還有更多的騎兵部隊,以及騎步兵。不知道是匈奴人動作緩慢,還是他們行動的太快,總之,他們并沒有遇到他們應該遇到的匈奴騎兵部隊。
而野狼團不得不擔負掩護的任務,當然了。騎兵團一部也要留下來,他們的任務是,適當的采取反擊,反擊一下之后,迅速的撤退,掩護步兵緩緩離開。共和軍正在緊張有序的處置他們的特殊情況,但他們等待的匈奴騎兵卻遲遲不出現,這讓他們感到很是納悶。
周大他們原本認為可以休息一下,但他們的長官卻讓他們不斷的挖掘戰壕,具體目的是什么,他們自己都不清楚,反正,戰爭的狀況就是這樣。缺乏有效情報支撐的秦共和軍,無法做到準確的判斷,他們不得不提前撤退回來,做好應對。這樣的話,才能讓他們占據更大的主動權。主動的修建防御工事,這是沒有錯誤的。
并州。共和軍的防御陣地上。
張遼躲在防御工事內,聽著共和軍激烈的射擊聲音,他看起來很輕松,拿著炭筆,在筆記本上記錄一些什么,原本他想使用文言文記錄的,但似乎文言文不能有效的記錄當前的作戰情況,他改用共和軍使用的白話文。那種純白話文來記錄。因為這樣聽起來更加的生動。而且是第一手軍事資料。
“共和軍打仗非常的詭。這是給我的第一印象,他們專門圍困一處交通要道上的一個 要點,現在我才知道,那里是一個補給要點,匈奴人想要撤退回河西的話,必須到達那里進行一次補充才能離開并州。但共和軍圍困了那個要點,而匈奴人不得不去救援,因為他們的戰利品也在那里。在我看來,進攻那里很簡單,因為共和軍有大炮,匈奴人的防御看起來十分的薄弱,只要把大炮擺在那里,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結束了。事實已經多次證明,沒有完善的防御體系,或者是跟共和軍一樣修建地下防御體系作戰的話。根本無法抵御那樣的攻擊。”張遼這樣寫道。